Page 235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235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235·

                  吾开风俗醇厚,地方人士,大都乐善好施。从前寻常救济事业,均由私人
             为之,且不欲居其名,如施衣、施米、施粥、施茶、施药、施棺,以及修筑道
             路等,年有其事,亦官书所不载也。兹录其有案可稽者如下。

                  救济院 由保婴堂改设,原有田三百一十四亩,地一十四亩一分三厘(据民
             国二十七年救济院长周培基移交清册)。民国十七年六月,奉令改设救济院,置院长一人,

             定章内设育婴、养老、孤儿、残废、施医、贷款等六所,本县仅设育婴所。二
             十八年,由县增加预算至一万四千四百元,添办儿童教养所教养所。三十四年,
             添设乞丐收容所。旋改残废所。三十六年裁撤。是年九月,行政院善后救济总
             署浙江分署,拨发国币四千八百万元,及救济总署发给食米变价法币三百一十
             九万八千零,建筑善后救济新村二十间,月收房租食谷三千斤,以充救济院经
             费。
                  华埠镇育幼所 由旧有华埠保婴局改设,原有实田六十余亩。三十五年八
             月,改称今名,隶救济院。
                  平民习艺所 民国二年,知事查人伊奉令创办,其经费由县税特捐公益费
             项下年拨贰千元,收容艺徒学织布、织带等科,至十年六月停办。

                  游民习艺所 民国二十九年八月,县长张彭年在县税项下月拨经常费三百
             五十元,呈准设立,内分织布、□工、竹工、草履等四组,旋因经费支绌,至
             翌年三月停办。



                                             五、义 冢



                  掩骼埋胔,昔人所尚。吾邑义冢,几于村村设置。今兹所载,十不得一。
             吾邑民俗醇厚,率多阴行善而不向官厅备案,故也。今所据《光绪志》列表如
             下。
                  义冢一览表
                    地点            冢地亩数           设置时代          捐助人姓名              备考
               城外通济桥,金钱山      □□□□□           明万历十六年       知县汪应望建           万历十六年六月洪水泛
               麓                                                            涨,渡舟沉溺者多人,建
                                                                            此塔以镇之
               城外上溪滩          □□□□□至钟山脚       清康熙五十二年      宋宏道等请禁垦,詹世       勒有碑记,在金钱门外
                                                           渭立有吉祥会
               城北讴岭           二亩              雍正六年         徐绍俊              见艺文志
               五里淤□架山         老鼠坪一片,及□架山      雍正七年         詹兆元詹□□ 黄元□ 叶     置田九亩 ,岁时致祭
                              脚                            仁□汪文□ 汪文谷王□□
                                                           汪日新 程音
               一都焦坞山          一亩五分            乾隆四十五年       周瑞钟
               三十二都□余坞        六分              乾隆五十五年       孔继宏
               十八都余村鱼山        六亩零             嘉庆间          余永晋邀集各庄善士合置      置田二十余亩,岁时致祭
               续表:
               三十都□□□         一亩零             道光间          詹以鹏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