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2 - 《台州市志》下册
P. 942

树,败垣故井,真实的记录一片凄凉景象,构成引起人们伤感的氛围,使缕缕怀旧

                 之意升华为忧国忧时之情,把应该是充满生气的桃花、井灶、矮墙等意象,与当今
                 满目萧瑟的具象缠绕在一起,更深刻而含蓄地透露出故国山河沦落之恨。此中高

                 超的手法,可与杜甫比拟,所以姚镛指出:“至于伤时忧国,耿耿寸心甚矣,其似少

                 陵也。”



                                                       讽喻朝政



                     戴复古以在野之身,对时政往往看得更为明白,对局势的剖析也更大胆、犀利,
                 所以王子文在《石屏集序》中评价是:“长篇短章,隐然有江湖廊庙之忧,虽诋时忌,
                 忤达官弗顾也。”

                     嘉定七年(1214)5月,金迁都南京(开封),真德秀上书奏边事,不顾忌讳一疏

                 万言,略言:“今当乘敌之将亡,亟图自立之策,当事变方兴之日,示人以可侮,是堂
                 上召兵,户内延敌。请罢金岁币。”事后,戴复古获见此疏,伏读再三,引起了强烈

                 的共鸣。一气呵成三百余言的长篇古风,坦率地写出对时政的见解:“百年河海行
                 胡朔,恨满东南天一角,夷甫诸人责未酬,志士愁眠剑锋落。……请朝廷,厉精兵,

                 择良将,办多多,策上上,更选人材,老练通达,分守要冲,讲明方略,一贤可作万里
                 城,一人可当百万兵,当令国势九鼎重,所赖君心一点明。”“朝廷为计保万全,往往

                 忘却前朝耻。”
                     端平元年(1234),南宋派孟珙联合蒙古兵灭金后,南宋上下兴高采烈,边臣论

                 功,朝臣颂德。诗人头脑清醒而有远见,在《闻时事》中写道:“昨报西师奏凯还,近
                 闻北顾一时宽,淮西勋业归裴度,江左声名属谢安。夜雨忽晴看月好,春风渐老惜

                 花残,事关气数君知否?麦到秋时天又寒。”诗人敏锐地看出今后局势将更危急,蒙
                 古人将更难对付,蒙古取金后又将南进灭宋。“麦到秋时天又寒”一句,既明显又含

                 蓄地指出在这种虚假的胜利之后,接着将象秋时转寒一样,国家更大的危机就在后
                 头。后来事实的变化,果然证实预言。

                     还有如“邦计伤虚耗,边民苦乱离,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灾异天垂戒,修

                 为国可医,传闻上元夜,绝似太平时。”以边民之苦与上元夜对比,以诸公的缄默与
                 三学上人越职论事对比,嘲讽统治者的醉生梦死。“黄屋见闻远,朱门富贵忙,屠沽
                 思报国,樵牧解谈王。”生动地表现下层人民心系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表达了诗

                 人关心时局,哀其不争的心情。



                   · 1998 ·    台州市志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