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177

第五编 水 利 ■



                塘、新塘,增田万亩。疏海门至金清河道。围筑四塘时,民众以工程艰巨,负担太重,怨声载道,关
                钟衡毫不动摇,终于筑成自三甲岩头至金清清南直塘长约43里的海塘。四塘筑成后不到10年,

                洪潮猛涨,赖有此塘挡御,沿海居民才免遭其害。为纪念关钟衡筑塘功绩,后人称四塘为关塘,并
                建生祠于下塘港关帝庙附近,因称其地为“双关庙”。
                    汤 赞  清   字抱澄,江苏武进人,两次任黄岩县知事,第一次任期时间为民国3年(1914)12月至
                    汤赞清
                民国6年8月,清丈土地,疏南官河、西河。第二次任期为民国9年5月至民国10年2月,疏南官河

                等。民国14年任塘工委员,主持筑五塘。次年增阔南直塘,建海晏闸(今称海燕闸)。
                      凤
                    宾
                    宾凤阳(1872~1945) 字煦东,湖南衡山人。民国10年(1921)2月来任黄岩县知事,上一年
                                ~
                                       )
                         阳
                          (
                            1872
                                   1945
                秋黄岩发生大水灾。宾凤阳听取绅士许企谦、杨宗宇等人建议,呈省、道批准,拨款万元,以工代
                赈,兴修水利。当年9月境内又遭台风暴雨,发生大水,宾凤阳亲率木排、木船营救,几遭灭顶。水
                退后瘟疫流行,满目疮痍,宾凤阳将黄岩灾情摄成照片,上级电传邻省,呼吁救济,并首先捐奉。
                不久粮款陆续来到,解民之难。继复凿成永济、永利、永顺诸河,重浚南官河及东官河自瓦河头至
                双龙闸河段。完工后,作《浚河感怀》:“心香一瓣祝天休,经过沉灾望有秋。满地疮痍才却病,连
                番风雨复添愁。浚河水幸通江口,挽粟舟还系沪头。从此稳占鱼梦熟,年丰绿野尽农忧。”从此水
                患减轻。民国12年4月离任,黄岩人民在西江上游高桥头建祠纪念他。
                    章育(1891~1953) 字伯英,黄岩店头后宅人。民国 10 年(1921)4 月任西江水利工程局干
                                    )
                    章
                      育
                              ~
                        (
                                1953
                          1891
                事,组织灾民2000余人,以工代赈,开凿永丰、永济、永利、永顺4条新河。11月主持疏浚南官河小
                南门至十里铺河段。1927 年 6 月,任县建设科第一任科长。民国 20 年 11 月动工建西江闸,民国
                22年6月竣工。随后对全县河道制订全面整治、分期实施的规划,前后主持疏浚县河、南官河、东
                官河、西官河、青龙浦、鲍浦、洪家场浦、三才泾、三塘河等。民国31年至民国33年又先后取直永
                宁江的小里、戴家,西江的雅林、山西4汇。
                    章育三次任县建设科科长,在水利建设方面做出显著成绩。1945年10月,行政院水利委员会
                授予一等银色水利奖章。
                                       )
                                ~
                          (
                         川
                    胡
                    胡步川(1893~1981) 字作铭,临海市更楼乡石鼓村人。民国10年(1921)夏,以优异成绩毕
                      步
                                  1981
                            1893
                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为水利专家李仪祉教授器重,留校任助教。次年暑假,随李教授赴
                陕西兴办水利,正遂夙愿,毅然辞去华北水利委员会的高薪职位,来温岭水利工程处任职。次年6
                月,率领温岭工程处人员来黄岩主持西江闸设计施工。1931年11月动土后,多次坍方,一时舆论
                哗然。胡步川身为主任工程师,既要作好善后处理,又要澄清事实,两次发表告全县人民书。工
                程上的一切技术措施,乃至材料质量,均亲自制订、检查、督促。后来虽然积劳成疾,但仍坚持工
                作,直至民国22年6月工程告竣后,方离职养病。民国24年春,李仪祉又邀胡步川入陕,主持渭惠
                渠建设。民国26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兵荒马乱,生活条件艰苦,胡步川仍坚守岗位不懈。
                秋,转任陕西省水利局技正。1949 年 5 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后,任水政处处长。1957 年任水

                利部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从事编辑李仪祉遗著。1966年文稿经水利出
                版社排版付印时,适值“文化大革命”时期,送青海省大通县劳动改造。1974年平反后返回故里,
                捐赠3000元,组织家乡群众在永安溪石鼓、三港时湾等处建筑7条防洪堤坝。
                    1979年,胡步川为抢救我国有价值的水利文献,与水利界老前辈汪胡祯(水电部顾问)、许心

                武、顾济之等人,联名上书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请求为李仪祉恢复名誉,要求出版李仪祉文


                                                            135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