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9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789
第三十六编 人 物 ■
具魏晋遗风,遒劲有力,别具一格,中国书协成立后,被推为理事。晚年喜画山水,落笔草草却布
局严谨,逸气纵横。1958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编印《中国画》创刊号,有古今40幅画,柯在当代
人仅有3幅中占1幅。
1963年11月卒于太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
毅、中央统战部等送了花圈。
管 绍 谟 1878~1948,字康文,号子显,军名绍谟,新桥人。清宣统二年(1910)由浙江陆军八
管绍谟
十二标考送学兵营三期毕业,由中士递升至排长。辛亥革命从朱瑞攻克南京,于民国元年1月被
委为八十四标三营后队队官,得二等金色奖章。民国3年(1914)9月奉大总统令补授陆军步兵少
校,获二等奖章。民国7年4月,任(浙江)缉私第六营营长。民国8年6月,奉浙江督军杨善德任
命为第一师校官,11月,奉大总统令奖给六等文虎章。民国16年4月,奉东北联军总指挥贾任命
为第一旅旅长兼副师长。7 月奉陆海空军总司令蒋改编为授直鲁军第三师,任副师长。19 年 10
月,奉河北先遣军司令胡任命为本部参议。父殁后隐居乡里。
震
民
管
管震民 1880~1964,祖居长浦,移居南栅头,毕业于北京京师大学堂博物科,奖给举人出
身。曾往日本、朝鲜考察教育。宣统元年(1909)任教山西大学,辛亥革命时执教于河南高师。民
国元年(1912)起任杭州法政、一中、安定、宗文各校教员,6 年,任嘉兴省立二师校长。民国 12 年
冬,赴仰光任缅甸华侨中学校长。民国18年返国。民国19年春,任浙江西湖博物馆自然科学部
主任。民国23年,在南洋槟屿钟灵中学任国文教师,后任校长。
抗日战争期间,其子管康瀛被日兵拘捕绑在柱子上曝晒挨饿致死。母亲因悲伤、女儿因挨饿
致死。管震民教育学生,反抗日本侵略。由于家乡被日军占领,管震民无法回国,遂定居马来西
亚。抗日战争胜利,管震民异常兴奋,写了许多纪念胜利的诗篇。
1964年,管震民在马来亚去世,马来西亚政府首席部长登门吊丧,马来西亚各大报纸均发表
纪念文章,寄托哀思。
主要作品有,1949年春编成的《绿天庐吟草》及1955年秋编成的《绿天庐诗文集》等。
叶 逸 韶 1881~1958,字揖乔,号老韶,长浦叶家人,监生。执教于路桥文昌阁,自学中医。
叶逸韶
10余年后熏陶于京城来椒的荣中医师。荣氏回京后,叶逸韶在海门阜大国药店逢市坐店,平时在
家乡长浦坐堂行医。擅长内科,兼及妇科、儿科,为当时黄岩东南乡知名的中医临床家之一。
蔡
仲
初
蔡仲初 1882~1951,曾用名蔡德彪,下洋殿后新屋人,蔡捷三之孙。经舅父李新斋(石曲
人)推荐去宁波入伍清军。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江浙沪清军倒戈响应辛亥革命,蔡仲初成
了程德全总督手下的革命军一员。民国2年(1913)夏,孙中山发起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时
任司务长的蔡仲初所属部队奉命由驻地南京北进,在江苏徐州遭遇张勋所部敌军,蔡仲初在激战
中身负重伤,昏死三天三夜,后经抢救治疗逐渐康复,被授予“五等文虎章”。此后近20载,多半时
间跟着他早年的老上司周凤岐,驻节杭嘉湖一带。由于严重枪伤的后遗症,蔡仲初在团以下的军
职中徘徊。民国23年,蔡仲初接受女婿黄维将军的建议,向国军领得一笔退役重金后,退役回家,
在松塘置地造屋。抗日战争中、后期,他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实行“二五减租”,得到蒋介石的通电
表彰。1951年死。
罗 藻 新 字惠国,洋屿人,罗宝书孙。在洋屿殿创建丝绢市场,创办作新小学。民国初,选为
罗藻新
第一届县参议员,不畏强御,多所建白。著有《有那居经说》等。
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