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4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794
台州市路桥区志
国天主堂小学读书,学习法文,与周炳琳同学。民国6年(1917),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
第三期,与县人张国华、许康、严远照、毛恕可、毛静如、陈安宝、王阜轩、许植怀、王皓南等都是同
期的同学;转入陆军大学毕业。毕业后回到浙江任浙军第一师见习排长、连长,驻地在上虞县五
夫镇。民国14年8月浙奉战争中,於达是浙军第一师的连长。浙军攻打安徽固镇时,战斗十分激
烈,一师官兵十分英勇,将敌军张宗昌部的前敌总指挥施从滨从铁甲列车上俘获,於达因军功擢
升为营长。民国16年,於达参加国民革命军,任第一师新兵训练处处长,在上海主持招募及训练
新兵。民国21年,任第一师参谋长,协助胡宗南师长工作。不久,第一师扩编为第一军,胡宗南任
军长,於达任参谋长。这两年,他多次住在郑州市陇海第21号张国华署长宅,指挥各团部队调往
西北各省。民国26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参加淞沪抗战。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6年任国民政
府国防部第一厅厅长(中将),主管典章制度和将官的铨叙(评定等级)。南京解放前夕迁往台湾
后,奉命退休,住永和市民权路。
徐 仙 来 1895~1988,字朗晖,路桥街河西人,后迁入路桥汽车站对面新居(二层楼木构屋8
徐仙来
间)。家庭出身不富裕,早年由其姐夫许隐生介绍进入陆军小学读书(许系江南陆师毕业,参加过
辛亥革命。当时,许任浙江省省长夏超的少将秘书长兼陆军小学校长)。民国5年(1916)毕业进
入保定军校读书。民国23年入陆军大学第13期特训班学习,与冯玉祥、李默庵、丁治磬、王保艾、
陈荣楫、毛静如、许康、於达、王伯韬、柳善、周至柔、林蔚文为先后同学。民国26年毕业后,历任国
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和炮兵团团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在重庆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处
工作,任少将高级参谋,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任作战课长,为抗日杀敌立过不朽功勋。民国30
年,调至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为顾祝同)兵站总监部任副总监,直属于后勤总司令部俞飞鹏的派出
机构。后来调至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任少将处长,民国34年,任军政部驻台湾特派员,任台
湾省军事物资供应局局长。
民国37年(1948)下半年,徐请假返回路桥。徐在家乡不着军装,喜穿长衫,平易近人,信佛,
有佛教居士之称。黄岩和平解放后,徐赴大陈岛转至台湾,任后勤总部供应局局长。1964年以中
将军衔退役。1988年11月14日在台湾台北市新店街寓所病逝。
客
楚
罗
罗楚客 1897~20世纪60年代,另号“小骚”“小马骚”,小五份人。写得一手秀丽楷书,画得
梅、兰、竹、菊。作诗词,喜诙谐、讽刺,能入木三分。
抗日战争初期,曾任天台测量局局长。回来后,在路桥任财会工作;民国35年(1946)任路桥
商会秘书;后任“怒潮”报社助理编辑。参与编辑《民国黄岩县新志》,辑“宗教”部分。著有《小骚
诗文集》等。
管性海
管 性 海 1897~1979,新桥人。从温岭名医韩渐逵学医。民国29年(1940)在路桥阜大等药
店坐堂应诊。1956年9月,入路桥卫生分院工作。1959年3月,县人民委员会授予“在发扬祖国医
学遗产有显著成绩”的奖状。1978年,被列入省老中医名单。临床以内科为主,兼及妇、幼两科,
擅长温病。1964年,任教县中医专修班,撰有《医学讲稿》《内妇科证治表》二册、《治验回忆录》及
医案各一册(大多散失)。黄岩县第三至五届人民代表。(摘自《黄岩史志》第2辑,1989年5月)
逸
之
王
王逸之 1899.12~1976,路桥后王人,世代务农。出生时,家有薄田数亩。12 岁时,父亲病
故,家境日益贫困,他只得从私塾辍学,下田参加劳动。16岁时,由长兄王梦庵介绍到海门信永染
厂做学徒。王逸之努力工作,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各种技术,逐渐成为厂里骨干。
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