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0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790
台州市路桥区志
绍
杨绍翰 1886~1952,字志屏,河西人,杨晨孙。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于浙江官立法
杨
翰
政学堂讲习科。宣统元年(1909)三月,创立路桥镇自治研究所,为全国第一个地方自治研究所。
宣统二年自治选举,被选为自治公所总董。辛亥革命军起,9月15日,杭州光复消息传到路桥,路
桥管带多寿昏庸无能,绍翰恐其部下哗变,请前管带黄金贵重新掌握兵民,地方得安。民国元年
(1912)正月,黄岩县议会成立,被选为议长。3月,被任为财政科长,运米平粜。
民国26年(1937)淞沪战争爆发,杨绍翰将自家在海门“振市公司”的两艘轮船交给中国军队
使用,使用不久全被日军飞机炸沉。上海沦陷后,中国军队伤兵缺少药品,第三战区派杨绍翰带
上金条和妻子儿女,一家四口到上海想办法拿药。在“味精大王”吴芸初的帮助下,搞到大量药
品,又在杜月笙的暗中安排下他偷偷运出上海,运到中国军队手中,此事从 1938 年初一直做到
1942年末,最后引起日军注意,匆匆离开上海。第三战区安排杨绍翰到天台三十二集团军前进司
令部当中校军法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调他去担任乐清县长,未赴。回到家里从事商业,
收购台州络麻运到上海出卖,运回上海细棉纱供台州人织布用,促进台州织布业发展。1945年6
月28日,日军从福建向北撤退来到路桥,分兵向附近抢掠,其中小股日兵向松塘而来,遭到杨绍翰
带领民众伏击,抓获2人。
达
望
於达望 1886~1956,路桥街后於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路桥志略》:毕业于日本
於
早稻田医学院药科)。民国元年(1912)浙江医药专门学校成立,担任制药化学教师。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参加协约国组织,任卫生学校教练官。民国6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华药学会(中国药学
会前身)第三届年会,被推选为会长,编辑发行了《中华药学杂志》4期。民国18年以后,南京政府
卫生团聘请为技正,与孟目的先生共同主编《中华药典》,于民国19年问世,这是中国近代管理中
西药品质量的第一部国家法典。此后仍回浙江医专教书。民国26年上海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
浙江医专被迫向后方转移,最后合并于英士大学医学院。民国 32 年,中国药学会在重庆重新立
案,举行第九届年会,被选为理事,并由他负责在福州筹建福州分会。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浙江医
专迁回杭州,改称浙江医学院。民国36年被选为中国药学会理监事会成员。1949年10月新中国
成立后,中央卫生部成立药典编纂委员会,被聘为编纂委员。
於达望是我国现代药学界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制药化学》《国药提要》《药
学名词命名原则》等。
戴 大 夫 1887~1968,原名戴普送,蒋僧桥村人,幼时家遭土匪抢劫,被子弹击瘸右腿,人呼
戴大夫
绰号“大夫”(船老大),原名渐忘。民国16年(1927),经林泗斋培养和介绍,加入共产党。次年春,
蒋僧桥村建立新桥地区中共第一个党支部,戴大夫任支部书记。5月下旬,在戴家召开全县党团
活动分子会议,成立首届中共黄岩县委和共青团县委,戴被推举为县委委员,县委机关设在戴
家。6月下旬,协助林泗斋在蒋僧桥、田际一带,发动“二五减租”斗争。7月上旬,在三娘庙举行群
众大会,要求县政府履行减租法令。集会后,林泗斋被捕,县委书记林冶出走,戴大夫组织党团
员、发动佃农,坚持减租斗争。
民国19年(1930)4月,台州中心县委书记曹珍重建黄岩县委,戴被指派为县委委员。7月,与
戴元谱在西乡葡萄坑建立红军游击队,击退县防游击队 100 余人“进剿”。9 月以后,革命转入低
潮,隐蔽家乡秘密活动,变卖家产,购买枪弹,组织小股武装,数次避开搜捕。民国 25 年,儿子被
捕,家被查封,戴大夫避往上海做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返回。民国27年春,重建村党支部,任
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