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5 - 莲都区志
P. 1125
第二十七编 医药卫生 · 1063 ·
造等职业病多发行业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共检查危害企业15家。限期整改5家。开展学校
卫生专项检查,检查学校30所,校内食堂24家。检验样品61份,其中合格样品31份;学校自
备水抽检 49 份,合格仅 13 份。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及单位提出整改意
见。5—6月,开展化妆品专项检查,建立化妆品经营单位本底资料25家,筛选出20家重点检
查对象。
2010年,出动卫生执法人员730余人次,监督检查户次数1500余家次,整治合格小餐饮
单位204家,小餐饮整治规范率达98%。对325名农村厨师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和培训工作。
饮水卫生 城乡居民素饮井水及江河、溪坑水,水质有污染,常导致疾病。民国 30 年
(1941),城内部分水井改良、消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改良旧井,山区提倡竹笕引水,
部分地区开挖河边井。1962 年改造水井 300 余口。1965 年 5 月,自来水厂建成。1976 年 2
月,龙江公社上沙溪村集资建成农村第一座自来水站。1986年,全市基本实现自来水化。至
1990年底,全市建设农村自来水站累计资金:群众集资747.7万元,省人民政府拨款15.5万
元,市(县)人民政府拨款30.2万元,建农村自来水站710座,受益208263人。
1985年起,对城关镇、碧湖镇管网水实行定期、定点、定项目监测。1988年、1990年,合格
率分别为96.4%、97%。1987年、1990年,抽检农村自来水站,细菌指标均未达国家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水质合格率分别为73.94%、67.8%。
2007年,完成黄村乡严鸟片、太平乡巨溪片和44个饮用水困难村3.88万人的饮用水工
程。2007年,全区新建公厕70座,农民旧房改造建厕所3427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37%,
其中无害化厕所普及户达21.4%。
2010年,对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国债)项目水质、全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建前建
后)项目、集中供水100人以上的行政村(包括自然村)及中、小学校管网末梢水和部分分散式
给水水源水质进行免费检测,并按省爱卫办要求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管理示范区”试
点工作。全年共检测611份水样,细菌学指标291份(其中集中供水283份、分散式8份),理
化指标320份(其中集中供水262份、水源水51份、分散式7份)。完成省爱卫办交办的中央
国债资金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任务。组织各乡镇卫生院的防疫医生开展农村
饮用水安全培训2次,并发放漂白粉8吨和漂粉精片35箱,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2010年,
完成中央农村改厕项目4670户,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100座,无害化率达53.74%。
第四节 环境卫生
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冬,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发动城乡群众对环境进行大扫除
大清理。1954 年冬,在城乡进行清除露天粪缸及粪缸加盖试点工作,后推行全县。1956 年
后,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麻雀(1960年改为臭虫)〕、改良环境卫生、预
防疾病为主要内容。1958年,城关镇、碧湖镇先后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1962年,城关镇建
居民清卫所,统一处理城镇单位、居民的粪便、垃圾。1983—1985年,城关镇开展卫生达标活
动,351个单位达标,有363个机关、商店及4348家住户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
秩序)责任制。在农村,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环境卫生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