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6 - 莲都区志
P. 1196
· 1134 · 莲都区志
魔,魔何伏,不知《春秋》之旨,而为乱臣贼子。即不必身为篡逆,而薰心宠利,怵志权奸,是魔
而已矣。无愧于伦理,即无愧于心,无愧于公,若公有默予;有愧于伦理,即有愧于心,有愧于
公,若公有显罚。昭昭不爽,又何疑焉?盖我公自据鞍之暇,手一编,惟《春秋》。其得于吾夫
子之教最深,故其庙遍天下。《孟子》曰:能言距杨墨,圣人之徒。空言尚然,矧公明其义,至以
身殉之者哉!吾乡旧有公庙,乡耆又从而新之于圭山之阳。问记于余,余恐乡人不达,至与
诸像教祠宇共类,使公青秋之志不明于天下后世,因昭揭其大义。为之记。
——清光绪《处州府志》
佛头岩塔记
[明] 文似韩
栝苍东山有塔,起自吾乡喻枫谷先生。以栝人文未畅,从郡大夫士之欲,作塔以发山川之
奇,既以迁擢未竟。而皖陵养宏任公来,乃成厥功,功半而力倍之。大夫士谓功成当记诸石,
而以属余。谓郡邑诸记,余尝代草,此不宜独靳。噫嘻!诸大夫士谬好余文,实乌足当诸君之
好。顾质直少文,且惜其去,姑留一言以志。曰:“人文果系地力乎哉?栝苍山川纠缪,自昔多
奇土。青田刘公,功业文章,不以科名显。即龙泉叶公与金华宋公,并为明初文学之宗。而松
阳叶公,亦与方逊志幽显抗节,无事科名也。顾今多制科,诸大夫士欲借助山川之灵。且栝东
山丽、云、龙、松、缙、遂诸邑之水皆出其下,而以一山当之,真萃秀之区也。东望好溪则五云、
仙都,朱、吕诸贤之所从游也。其西南则石门、雁荡山海之观,李邕、康乐诸人之所欲寻而未遍
者。而塔其巅,真足发山川之奇哉,第山川以发胸中之奇耳。仰观俯睇,令人若有干霄映斗之
文而出,有壁立千仞之节所称。栝苍先达之风,将复出并兴。盖虽得山川之助,而实自露其奇
也。虽然,不特文也,而得学道焉。《语》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兹塔未成,犹一篑之亏也。
任公成之,则为完塔。学日进不止,则为完功。北斗泰山,百代瞻仰,岂独文雄一世,科名当时
云乎哉!郡公同僚,咸以余言山川人文而论及学,可以风士。宜勒诸石。
——清道光《丽水志稿》
丽水县修筑通济堰记(有铭)
[明] 汤显祖
经纬世业之谓才,遘会世机之谓时。取天地之力,极五行之用,开塞利害,减益盈涸,早
算旁拮,时察颖断,非才莫可以为也。虽然,独智不与以虑,独力不与以成。视其气,萎菸结
啬,诡谲峭疾,此其时虽有所事,其亦可以已矣。若夫时叙端好,上下和茂,山川精朗,若发其
覆,雅颂流委,士女游豫,焕若新洗,耆长喜寿,癃滞思起,有时若此,而为其长上若有事焉。
若开若塞,若减若益,扬榷指顾,皆有华泽,官师吏士,手语心诺,则何虑而不发,何断而不成?
天下国家之事,机有向背,业有旺废,盖莫不因乎其时者。
余尝试为长吏于浙之处遂昌也,而感于丽阳十余年之前何如时也。所谓其事无不可以
已者耶!今何时也?车公为监司,郑公为(郡,而樊君为)长。盖予以事(遂昌)谒郡而道松。
遂之水源高急,砂砾不可以舟。松而后可以舟也。而通济堰在丽水西界中,其堠有龙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