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4 - 莲都区志
P. 1364
· 1302 · 莲都区志
放寺院。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府刘廷玑重修,寺后有鸣玉堂,冰雪亭。
碧湖广福寺 亦称碧湖寺,唐天宝三年(744)建,清同治五年知府清安饬县幕钱塘王光
祖,绅董叶文涛、沈毓彦、汪植祥、徐元泰鸠资重建。现为政府批准开放寺院。
灵鹫寺 建于城东灵鹫山上,始建之年无考,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刊宋淳熙四年
碑,前列四塔,有嘉定九年及十三年款识,现存万象山公园。寺已重建,为政府批准开放
寺院。
四果庵 在城东下河门处,明天启七年(1627)县人光禄卿王一中建观音阁于后,民国
23—24年重修大殿及两侧厢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佛事一度停止,1980年重新开放,现
为开放活动场所。
大觉庵 位于虎啸门外,建于宋代。民国29年(1940)烧毁,民国37年(1948)重修,“文
化大革命”期间,佛事活动停止,1984年恢复,现为开放寺院。
化城寺 在碧湖魏村,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后屡有兴废,现存寺庙为周边民众募捐
重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王殿和观音殿,现为佛教开放寺院。
赤岩寺 在老竹畲族镇高畔村,建于宋代,寺前悬崖绝壁,崖深10余米,不设砖瓦,有“天
然佛寺"之称。现为开放寺院。
紫竹寺 在碧湖采桑村,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1955 年重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
殿、三圣殿、天王殿、厢房等。现为开放寺院。
圆通寺(太保庙) 清代乾隆中建,同治六年(1867)重修,金碧辉煌。
青云寺 在联城镇花街村,原为何娘娘殿,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毁于“文化
大革命”期间。1998年始在后山扩庙兴寺,2006年建成大雄宝殿,现共有弥勒殿、天王殿、往
生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地藏殿等。青云寺是经省佛教协会批准成立的佛教场所,
现在是莲都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开放寺院。
资圣寺 在碧湖资福村。后晋天福五年(940)建始。
天降寺 位于仙渡仙里村天岭山腰,始建于明天顺八年(1464),民国29年(1940)重建。
旧志书载列部分寺院(庵)
表32-5-1
寺庙名称 地址及年代
旧在城东五里。唐开元初建。元至元(1335—1344)中,毁于火。大德中,购宋叶枢密经堂旧址,改建于
文殊寺
城中黄灵桥南
能仁寺 在小括苍山。唐天宝元年(742)建
护法寺 在天王山。唐天宝元年(742)建。有云林阁
胜因寺 在城西南十五里。唐大和九年(835)建
大明寺 在城南二十里大梁山下。唐大中元年(847)建
仁和寺 在城西七里芦湾。唐大中二年(848)建。旧名“灵隐”,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名仁和寺
延福寺 在城北四十里。唐咸通中建。曾有宋建隆三年(962)碑
梵安寺 在城北二十里。唐咸通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