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7 - 莲都区志
P. 777
第十七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729 ·
第六章 统战工作
第一节 工作事务
机构沿革 1953年4月,丽水县委统战部建立。1961年1月15日,统战部撤销。1962年
9月22日,统战部恢复。1963年4月,统战部与宣传部合署办公,一套人员,两块牌子。1978
年4月2日,统战部机构再次恢复。1986年4月,丽水撤县设市,县委统战部相应改称为市委
统战部。1996年12月,丽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成立,行政编制4人,与丽水市委统战部合署
办公。2000年7月,撤丽水市设莲都区,市委统战部相应改称为莲都区委统战部。2001年12
月,区委统战部与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区政府侨务办公室、区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区政府台湾
事务办公室)四者合署办公。
工作概况 1928年5月,中共曳岭区委团结、教育当地青帮,引导其支持、参加革命活动。
1935年,中共浙西南特委组织政治工作团,对地方豪绅和乡保长分别采取“团结、利用、惩处”
政策,广泛团结工商业者、开明士绅、知识分子、少数民族。
抗战开始,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各阶层抗日。1938年2月,推动浙江省主席
黄绍竑在丽水颁布《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1938 年 3 月,中共浙江省委在丽水建立统战委
员会,直接受省委书记刘英领导,通过建设厅长伍廷飏等人关系,将来自无锡教育学院、无
锡各界青年流亡团、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省立嘉兴民教馆、延安“陕公”和“抗大”、上海
难民收容所、上海各界救亡团体等单位的中共党员、进步青年、文化界进步人士及抗日战争
爆发后释放出狱的部分浙江老党员等 100 多人,安排在建设厅及所属物产调整处、油茶丝
棉管理处、合作事业管理处等部门工作。另外一部分被派到各县政府任职,开展抗日宣传、
征兵、二五减租、民选乡保长等工作。在中共党员推动下,伍廷飏和专员余森文创办《民生
日报》。民主抗日群众团体相继成立。有“抗敌后援会”“文化界抗敌协会”等。1938 年 3 月
中旬,粟裕率红军挺进师500多人,途经大港头,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前往慰问,补发3万发子
弹、500 套军装。1938 年 4 月和 8 月设立的丽水县政治工作队和丽水太平经济实验区、曳岭
经济实验区(当时属宣平县),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起实际领导作用。1940 年 10 月,国民党
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受到追捕,专员余森文多次设法掩护营救。后统
战工作重点转入农村,以国民党基层政权的当权者和农村开明士绅为主要对象。
抗战胜利后,开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1945年10月,中共丽水县委特派员陈仿尧走访国民党回乡
军官李祖白中将,30多名被捕的中共党员和群众,经他营救,部分得释。1948年后,派中共党
员、进步人士以公民身份参加高溪、保定等乡乡长竞选。派中共党员到双黄乡任乡队副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