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3 - 莲都区志
P. 783

第十七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735  ·


                 记会议精神,整顿干部队伍,部署工作任务。12月23日,县委书记张介青向机关干部作了整
                 改和大鸣大放动员报告。县机关进入了三个月的整风学习和反右斗争阶段。经过140多场
                 的说“理”斗争,提出一批“右派分子”和“右派集团”名单。在反右派斗争中,全县共列入审查

                 范围的干部总数 1583 人,正式确立的审查对象 389 人,占干部总数的 23.94%,实际划为“右
                 派”人数有109人。在此期间,丽水还出现了震惊全县的《岩泉》刊物事件,县委领导把一个群
                 众喜闻乐见的普通文艺刊物说成是资产阶级“右派”向党进攻的武器,当作反动刊物,进行批
                 判。10余名编辑、作者被划为“右派”。1978年11月,县委发文予以平反。

                    “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25日,中共浙江省委派人到丽水向地委委员和各县县委书
                 记传达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丽水县委先
                                7
                                                   8
                                         7
                 后于6月30日、月5日、月11日、月3日召开常委会,组织学习《五·一六通知》和报刊上的
                 有关文章,成立中共丽水县委“文化大革命”办公室,全县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由于以
                 阶级斗争为纲,正常经济秩序遭受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75年,全县工农业总
                 产值仅8577万元,与1965年相比,经济增速只达5.41%。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丽水县与全国、全省一样,掀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学习和讨论热潮。学习讨论首先从县委、县政府班子和县机关干部中展开,举办了10余期解

                 放思想大讨论。在广大干部思想认识统一的基础上,举办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参加的
                 学习班进行学习讨论。全县共举办各类骨干学习班325期。为了把真理标准讨论引向深入,
                 同年6月,县委发文,要求组织区、社(乡)政工干部、人武干部、公安员、宣传员、团委书记、妇
                 女主任、大队(村)党支部书记等区、乡、村干部,组成宣讲小组,深入社队(村)宣讲真理标准
                 大讨论,受训人数达6100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思想大解

                 放,无论在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乃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
                 远影响。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冲破了教条主
                 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为丽水全县经济、社会生活的全面恢复、发展并取得新成就奠定了思
                 想和理论基础。



                                                 第二节          经济建设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10月,县委总结区、社两级党委61个责任制试点经

                 验,提出“无论实行何种责任制,都应宜统则统,宜包则包”,对搞“双包”到户的队强调各种生
                 产责任制的合同管理。至1981年11月,全县362个生产大队,2651个生产队,分组作业联产
                 计酬的生产队127个,统一经营,联产到劳的204个队,“双包”到户的2217个队。1982年1月

                                             4
                 后,联产责任制进一步发展,月底全县有2658个生产队,建立各种联产责任制的队占全县生
                 产队总数99.6%,其中实行“双包”责任制的占92%。至1984年,全县除大田联产责任制外,经
                 特产、林、牧、副、渔以及农村经济其他领域,也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期普遍延
                 长到15年以上。1985年,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农村经济联合体以及各类专业户迅速发展。是
                 年,全县各类专业户14307户,占总农户数23.3%。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