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2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202

庆元县志(1991—2010 年)



                                                                   年)重建,后毁。民国 6 年(1917 年)重建。
                                                                   全长 28.65 米,净跨 21.25 米,矢高 5.75 米,
                                                                   面阔 4.9 米,有廊屋 9 间。拱架由数组圆木纵
                                                                   横组合铆接而成,拱架第一系统三节苗并列 9
                                                                   组,第二系统五节苗并列 8 组。端直排架并列
                                                                   9 组,在五节苗牛头与平梁之间又立一组小排
                                                                   架支撑纵平梁,在端直排架两侧天门柱与三节
                                                                   苗、五节苗牛头间各按插一组剪刀苗。纵平梁

                                                                   并列 9 组,两端以燕尾榫分别落入端直排架的
                                                                   顶部横枋木上和五节苗的牛头上。五节苗平苗
                                                                   与两端纵平梁三部分段接组合形成自两岸联通
               图 7-4 半路亭桥(县文广新局供 摄于 2010 年)                        平稳的水平支撑。在纵平梁平面上均匀放置横

                                                                   垫木,再铺钉桥面板,架设廊屋。廊屋面阔三间,
            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长木凳,中心间南面设神龛,供奉观音像。梁架较高,用九檩四柱,重檐两坡顶。
            中心间重檐歇山顶,屋面施方椽、望板,小青瓦合铺。五架梁、三架梁为月梁形制,梁头雕龙须纹。挑檐枋、
            牛腿等部件雕花卉图案。桥身两侧栏杆至木拱架外壁各鳞叠封钉一层风雨板,廊屋中部三间重檐下又封
            钉一层挡雨板,并在中心间北面风雨板处开启扇形小窗。两桥头筑墙垣,辟长方门作通道。该桥在陈边
            和中际两村之间,各村民往返时歇息之处,故称为半路亭桥。2007 年 5 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阜梁桥 又名抱梁桥,位于竹口镇竹中村沿弄头。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
            和万历四年(1576 年)民间两次捐资重修,清道光年间两次重建。桥长 40 米,桥宽 5 米,高 6 米,廊屋
            13 间。20 世纪 60 年代末,因桥墩塌陷而拆除。2010 年,阜梁桥启动重建工作。
                 兰溪桥 位于五大堡乡西洋村,横跨松源溪上游,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 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
            年)重修。1984 年由于水库工程建设,从下游按原貌迁建现址,2006 年再度重修,桥为东西走向,全长

            48.12 米,净跨 36.8 米,矢高 9.8 米,桥面宽 5 米,有廊屋 19 间。桥拱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组合铆接而成,
            形成架设廊屋的拱骨平面。在结构上,除具备一般木拱桥的木拱架由纵向三折边,五折边和剪刀叉各自
            与横枋木(牛头)榫接,稳固重心,均衡受力的优点之外,还有“蚱蜢腿”连接三折边和五折边系统;又
            用立柱置于横枋木上,枋木间又有纵向圆木铆接,并在拱架与廊屋接合部设若干方形的框架,其上铺钉
            一层木板,木板上置箬叶,再在箬叶上散铺一层木炭、砂石,以防潮湿,最后墁砌卵石,以增加桥身自
            重,达到整座桥体稳定。桥两端有引桥,引桥两边建有八字马头墙,引桥进入正桥处建马头墙、拱券门。
            桥面鹅卵石墁铺,中嵌条石,直通驿道。廊屋梁架为九檩四柱,总共 20 榀。桥面阔三开间,中间为通道,
            两次一间设长凳供行人小憩。当心间两重檐歇山顶,翼角饰牡丹卷草状发戗起翘,内设藻井,彩绘双凤
            朝阳和八卦图案。南面设一神龛,供奉观音菩萨和金童玉女像。整个屋顶呈虹状,中间呈鲤鱼脊背状。
            桥两侧全部置鳞叠风雨板,并在风雨板上开启扇形、桃形、花瓶形等形状小窗。兰溪桥是全国现存单孔
            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桥,其拱架受力十分科学,技术构建在同类桥梁中堪称典范。1984 年被列为县级文物
            保护单位,1997 年 8 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袅桥 位于松源镇西门村星光路边,横跨竹坑溪,东西走向。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 年),清
            乾隆三十四年(1769 年)重修。全长 28.63 米,净跨 14.5 米,矢高 4.1 米,面宽 3.6 米,有廊屋 11 间。
            拱架第一系统三节苗并列 7 组,第二系统五节苗并列 6 组。两桥台外壁设端竖排架,并列 6 根,在端竖
            排架与牛头之间按插剪刀苗,其上架设横贯全桥的纵平梁,纵平梁并列 7 组。桥面阔三开间,明间为通道,
            两次间设长木板凳。拱架桥面部分铺设木板,木板长度 4 米,引桥部分卵石墁铺。次间檐柱设木板封钉栏杆,
            桥身外壁鳞叠封钉风雨板,上层风雨板开启圆形、方形小窗。第五间廊屋北侧设神龛,供奉观音及金童


            14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