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207

第七篇 庆元廊桥



            文物保护单位。
                 木桥头桥 位于左溪镇木桥头村,东南—西北走向,原为木拱廊桥,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重建,
            改为石拱廊桥。该桥是庆元东部地区通往福建寿宁等地的交通要道。拱券石错缝叠砌,卵石桥面。全长
            26.3 米,面阔 3.4 米,净跨 7.5 米,拱高 6.8 米,有廊屋 9 间,面阔 3 间,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长板凳。
            廊梁架为九檩四柱。屋两侧外壁鳞叠封钉风雨板,上层风雨板开启扇面小窗。靠东北面设神龛,供奉观音像。
            脊檩上书“大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太岁仲秋佳月丁丑日辛丑时□梁大吉”等墨书题记。屋面施方椽、小青瓦,
            两坡顶。
                 半山桥 又名茶洋桥,位于龙溪乡大毛坪村路口,东西走向,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石拱

            用扇形块石垒砌而成,拱跨 7.6 米,矢高 5.2 米,全长 12.8 米,宽 4.1 米,设廊屋 5 间。脊檩上题有“时
            大清道光贰拾柒年囗次丁未应囗月口未良旦甲午时升栋大吉”等墨书题记。
                 杆谷桥 又名秆坑桥,位于举水乡月山村水尾,南北走向,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 年)。净跨 2.82 米,
            矢高 1.85 米,全长 6.87 米,面阔 2.92 米,设廊屋 3 间。桥面卵石铺墁,明间为桥之甬道。
                 连湖桥 位于隆宫乡连湖村,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 年)。桥长 7.75 米,宽 3.4 米,拱跨 4 米,矢高 2.25
            米,有廊屋 4 间。梁架七檩四柱,两侧次间设美人靠,当心间随脊檩上有建桥年代题记。连湖桥造型较小。
                 砻头水尾桥 位于四山乡砻头村水尾,南北走向,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 年)。石拱采用扇形块石垒砌,
            净跨 5.6 米,矢高 2.6 米,全长 16 米,面阔 5 米,有廊屋 5 间。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长板凳供行人小憩,
            中心间、次间施美人靠。
                 寨后坑桥 又名山后坑桥,位于竹口镇新窑村寨后坑自然村,故名寨后坑桥,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
           (1885 年),民国 11 年(1922 年)重建,1983 年改建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由数十块块石垒砌成石拱,
            两岸桥台卵石砌筑,拱跨 7.6 米,矢高 3.8 米,桥长 25 米,面阔 4.6 米,有廊屋 7 间,卵石桥面。梁架
            为九檩四柱,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长板凳供行人小憩。五架梁扁式作挖底,上承两董柱再承三架梁和
            金檩。三架梁扁式,背承一董柱,董柱下部承随脊枋,上部承蝴蝶木和脊檩,中心梁架做法特殊,雕刻精美,
            西向设神龛,东向设美人靠,桥身两侧外壁檐柱间施两层风雨板。屋面方椽、小青瓦合铺。两岸桥台施

            石坎夯土墙。2007 年 5 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富林观音桥 位于贤良镇富林村水尾,东西走向,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石拱券采用块石
            垒砌而成,共用 26 块梯形石头组成拱形,拱跨 5.2 米,矢高 3.6 米。全长 35.41 米,设廊屋 13 间,面
            阔三间、6.4 米。梁架为九檩四柱,五架梁背置两瓜柱承三架梁和金檩,三架梁背置一瓜柱承随脊枋和脊
            檩。当心间施重檐歇山顶,东北向设神龛供奉观音和金童玉女像。桥墨书题记丰富。2007 年 5 月被列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复兴桥 位于黄田镇姚村村,东西走向。始建清代中叶,1960 年水毁,1961 年重建,1975 年火毁,
            1976 年改建石拱桥面,重檐歇山顶。净跨 13 米,矢高 3 米,桥长 26.7 米,桥宽 6 米,有廊屋 7 间。
                 上坑阙下桥 位于竹口镇上坑村口,东南—西北走向,始建于清代,1991 年火毁,同年重建为石拱廊桥。
            拱跨 6.3 米,矢高 5 米,桥长 25.7 米,宽 4.34 米,廊屋 9 间。该桥保留“桥山”10 亩。
                 曹岭下村桥 又名南源桥,位于黄田镇曹岭村南 2 千米处的南源村,东南—西北走向,建于清代。
            石拱以卵石垒砌,拱跨 2.4 米,矢高 2.5 米。全长 15.05 米,宽 4.35 米,设廊屋 5 间。桥面阔 3 间,明

            间为通道,两次间设木板凳。檐柱间设有栏杆,桥栏两侧封钉风雨板。桥面卵石墁铺。梁架九檩四柱,
            三架梁、五架梁扁作挖底,三架梁背置瓜柱、蝴蝶木吻脊檩。屋面方椽、小青瓦,歇山顶。
                 塘堀水尾桥 位于岭头乡塘堀村水尾,清代建筑,1997 年修缮,东北—西南走向。石拱券用 38 块扇
            形块石垒砌而成,桥长 20.8 米,矢高 2.8 米,净跨 4.2 米,设廊屋 7 间,面阔三间、3.84 米,明间为通
            道,两次间设长板凳供行人小憩。次间外壁鳞叠封钉风雨板,上层开启几何形小窗,中心间东南向设佛龛。
            卵石桥面,梁架九檩四柱。五架梁上墨书山水图案。屋面方椽、小青瓦,两坡顶。


                                                                                                          15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