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205
第七篇 庆元廊桥
第二节 石拱廊桥
特征
庆元的石拱廊桥大多建在小溪上,单孔,多用块石或条石砌桥拱,以卵石或块石砌桥面,上面以杉
木构建桥屋。桥屋有二柱七檩穿斗构架式和四柱九檩穿斗构架式两种。桥中大多设一个神龛,少数桥中
设 2—3 个神龛,上覆两坡顶,或重檐歇山顶。其中比较精美的有步蟾桥、来凤桥寨后坑桥等。石拱廊桥
较之木拱廊桥更耐风雨侵袭和洪水冲刷。石拱廊桥的廊屋建造与木拱廊桥的廊屋建造基本相同。
选介
步蟾桥 位于举水乡月山村水尾,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民国 6 年(1917 年)
重建,东北—西南走向,系大跨度石拱
廊桥。半圆形单孔石拱券,拱跨 16.4
米,矢高 8 米,用条石垒筑而成,其上
建造廊屋。廊屋全长 50.2 米,有廊屋
18 间,面阔 3 间,5.2 米。桥面平缓无
坡,中轴线与桥边铺条石,其余部位铺
块石。梁架用九檩四柱,柱子直接顶在
桥面上。当心间施八角藻井和雕花垂莲
柱,东南向次间设神龛,供奉平水王大禹,
其上额书“步蟾桥”古匾。当心间和东
西桥头各一间分设三个重檐歇山顶桥亭。 图 7-8 步蟾桥(县文广新局供 摄于 2010 年)
桥身外壁鳞叠封钉两层风雨板,上层开
启几何图案窗,有花瓶、桃、扇、梅花等图案。屋面施方椽、望板,小青瓦合铺。该桥的取名颇有寓意,
月山村因其形似月而被誉为仙境,从南门进入月山之地必经此桥,意取步入蟾宫之意,也有蟾宫折桂之
意(举水科举出仕较多),故称步蟾桥。另一说是距桥上游不远处有一奇石形如蟾,守于水口,被视为吉
祥之物,故称步蟾桥。步蟾桥是石拱廊桥中代表,其拱跨大,做法考究,桥亭结合,外型美观,与旁边
的古树与古塔成为村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1993 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桥 位于合湖乡三堆村水尾,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 年),1973 年重修。拱跨 4.54 米,
矢高 3.06 米,全长 14.78 米,宽 4.24 米,共有廊屋 7 间。
观音桥 又名青田桥,位于江根乡青田村水尾,东西走向,建于清雍正年间。拱券由块石垒砌而成,
净跨 6.8 米,矢高 2.7 米,全长 10.7 米,面阔 3.6 米,设廊屋 4 间。当心间脊柱上题有建造年代(已模
糊不清),东北向悬挂“观音桥”木质牌匾,穿插枋上承两个雕花斗拱,桥身两侧鳞叠封钉两层风雨板,
并开启几何图形供采光,屋面歇山顶,翼角起翘。桥形制较小,构造合理。
龙凤桥 位于岭头乡小际头村至月山村的古道上,东西走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民
国 28 年(1939 年)重修。石拱采用块石垒砌,做工精美,拱跨 3.9 米,矢高 4.5 米,全长 17.8 米,面
阔 4 米,有廊屋 7 间。
坑照桥 位于岭头乡岭头村,南北走向,清嘉庆元年(1796 年)建。全长 8.65 米,面阔 3.75 米,净跨 4.75
米,拱高 2.7 米,有廊屋 3 间。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