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0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340
庆元县志(1991—2010 年)
第一章 森林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林业作为大事来抓,发动群众大搞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
把百万亩荒山分期分批绿化。1989 年第五次森林调查数据与 1957 年第一次森林调查数据对比,松木面积
增长 106.73%,杉木面积增长 47.07%,阔叶林面积增长 240.71%,竹林面积增长 80.13%,疏木林面积减
少 146.4%,无林地面积减少 57.9%。森林总蓄积量增长 61.91%,森林覆盖率提高 29.7%。1999 年,开展
珍稀植物调查。2004 年,编制生态公益林成果报告、原料林规划成果报告,开展名木古树调查。2008 年,
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09 年,进行生态公益林扩面,使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占林地面积的 50.7%。
第一节 资源
林地面积
1991—2010 年,全县开展森林资源调查 4 次。1997 年和 2007 年,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通过培训
及外业实习,对森林资源进行较为详细全面的调查。1994 年,为样地调查,据此推算庆元县森林资源。
2004 年,为补充调查,以 1997 年森林资源数据为基础,根据每年资源消耗量及生长量进行调整。1994
年和 2004 年,调查主要为编制下一个“五年”林木采伐限额服务。
2007 年,庆元县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土地总面积 19.16 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约 16.78
万公顷(有林地 16.36 万公顷,灌木林 2290.2 公顷,未成林造林地 1426.4 公顷,其他 480.93 公顷),
占 87.6%;非林业用地面积 2.38 万公顷,占 12.4%。林地中有纯林 7.67 万公顷,混交林 6.08 万公顷,竹
林 2.61 万公顷;界定为生态公益林地约 4.13 万公顷(国家重点 1.08 万公顷,省重点 2.84 万公顷,规划
县级公益林 2150.3 公顷),商品林地 12.65 万公顷。有林地由 1990 年的 13.26 万公顷增加到 2007 年的
16.36 万公顷;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无林地由 1990 年的 2.72 万公顷减少到 2007 年的 0.41 万
公顷;森林覆盖率由 1990 年的 71.7% 增加到 2007 年的 86%。2009 年,生态公益林扩面后,生态公益林面
积 8.49 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 50.7%,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 1.08 万公顷、省级生态公益林 7.41
万公顷。
蓄积量
根据 2007 年森林资源调查成果,活立木总蓄积量 846.26 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分蓄积量 839.17
万立方米,疏林蓄积量 126 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量 5.59 万立方米,四旁木蓄积量 1.49 万立方米。各
乡镇(林场)之间每公顷蓄积差异明显。单位蓄积量最高的庆元林场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 145.05 立方米,
其次是隆宫乡 132.6 立方米,再次是万里林场(保护区)125.7 立方米,最低的荷地镇和江根乡,每公顷
蓄积量 27 立方米,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庆元林场的 18.6%。从历次资源调查数据分析,森林资源蓄
积量从 1990 年的 646.91 万立方米下降到 1997 年的 478.35 万立方米,7 年下降 168 万立方米;再由 1997
年的 478.35 万立方米上升到 2007 年的 846.26 万立方米,走出一个“V”字形。虽然森林覆盖率连年提高,
但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却下降,林分质量降低,有林地公顷蓄积量分别为 1990 年 48.75 立方米、1994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