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8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338
庆元县志(1991—2010 年)
菇民戏
发源于古称二都的庆元东部菇民区,因此也称二都戏。菇民戏产生于明代中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形成以庆元方言为基本语言,集歌、舞、剧于一体的多声腔板体戏剧。菇民戏作为地方剧中之一,在菇
民居住区和香菇产地有广泛影响。2007 年,菇民戏被公布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菇民戏最早只是一些山歌式的地方小调,只限于迎神庙会中的“求神保佑”祷告式的演唱。香菇生
产范围不断扩大,菇民戏也吸收外地剧种曲牌和民间曲调,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以皮簧曲调为主的多声
腔板腔体唱腔,使其无论在剧本内容、演出形式还是曲调唱腔等方面,自成一体,具有强烈乡土气息。
图 13-13 龙岩村菇神庙会(陈士平 摄于 2010 年)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