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7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337
第十三篇 庆元香菇
香菇功夫
菇民每年都要进入异乡的深山老林中种菇,
来年再把烘干的香菇运出菇寮销往各地。在长期
的生产劳动和特定的艰苦条件下,为防身自卫,
抵御异地强盗歹徒和深山中各种飞禽走兽的侵袭,
很多菇农练就一套独特的防身术。菇农防身术有
扁担功、板凳功、香菇拳多种套路。其中,又以
扁担功为代表。习武者使用一根扁担,三五人难
以近身。为使行路途中遇强敌迅速反击自卫,所
有菇民的扁担都选用硬木制成“光棍担”,即两端
不用钉,路遇强敌,无钉扁担可以迅速从挑担状
态转为棍棒使用,令对手措手不及。扁担既是菇
图13-11 香菇功夫(郑承春 摄于2010年)
民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是最实用的防身武器。
第三节 菇神祭祀
菇神庙会
菇神庙会时间安排在每年插秧后、收割前的
闲季和高山林区气候凉爽宜人的农历六月或七月。
各地庙会都由“缘首”负责,建立组织,收缴神
庙所有的山林田地收入和各地菇民所捐钱物。庙
会期间,众多菇民云集西洋殿举行庙会,共同祭
祀香菇鼻祖吴三公及诸神。庙会上,菇民还要开
展香菇栽培技术交流、演戏作乐、欢庆丰收、练
拳习武、会亲访友等一些活动。菇神庙会是外出
种菇的庆元、龙泉、景宁三县菇民回乡过节还愿
的重大祭祀节日,菇民下山返村和外出做菇时必
定要前往菇神庙拜神谢恩、还愿祭祀,有着“到
西洋殿吴三公案前进香后,可以使做香菇者香菇
图 13-12 西洋殿菇神庙会(县食用菌管理局
茂盛,生意兴隆,人增百福,户纳千祥,四季平安”
供 摄于 2003 年)
习俗。菇神庙会还是菇民一年辛苦之后的狂欢节,
菇农自七八岁开始随着长辈远涉异乡,秋去春回,由于世代在深山谋生作业,基本没有春节、元宵等节日,
一年一度举行的菇神庙会就替代春节和元宵节。清代,菇业有较大的发展,菇民到菇神庙会进香日益兴盛,
菇神庙会更胜于过年过节。2007 年,菇神庙会被公布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洋殿菇神庙会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吴三公生日)和七月十六日至十九日举行,为龙、庆、景
三县菇民朝拜祭祀菇神的进香期,是县境内规模最大的菇神祭祀活动。
龙岩村菇神庙会每年逢农历三月十七和农历八月十三(吴三公卒日)举行。龙岩村是吴三公的出生地。
庙会期间,当地村民在吴三公的神位前,点烛上香,供筵祭祀,形成龙岩村特有的风俗。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