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4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624
庆元县志(1991—2010 年)
4619.3 万元。机房 46 个。其中,标准学生机房 29 个、25 台学生机房 6 个,计算机 3635 台,生机比 6∶1,
8
教师办公用机 1264 台, 所县城学校和 2 所乡下学校多媒体进教室,其余 25 所学校均配有专用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 428 套,班套比 1.21∶1,电化教育设备配齐率 93%;理科实验室 86 个,理科仪器配备率 89%;音
乐室 30 个,音乐器材配备率 96%;体育器材配备率 96%;美术教室 23 个,美术器材配备率 96%;图书室 35
个,藏书 48.96 万册,生均 21.9 册。其中,高中生均 20.8 册、初中生均 24.9 册、小学生均 20.7 册;阅
览室 9 个;劳技、卫生器材装备参差不齐,较为薄弱。校园网站 28 个,校园广播系统 35 个。
第四节 招生
基础教育招生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学前教育逐步得到国家、社会重视,幼儿入园率逐步上升。1991 年,
幼儿园招收 6 周岁以下幼儿入园,招生范围不受地域、学区限制。2000 年始,招收 5 周岁及以下幼儿入园。
1991 学年,中小学招生继续落实中小学布局规划和调整方案,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严格入学条件,
杜绝回炉生、倒流生、插班重读,控制班级学额,机动指标保证正常转学使用。小学招收 7 周岁儿童入学(单
班复式完小和简易小学可实行隔年招生)。初中招生对象需具有小学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年龄不超
过 14 周岁,由县统一命题,中学和辅导区校共同组织考试,按先区中学后乡中学顺序由县招生办统一录
取。高中招生对象需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年龄不超过 18 周岁,参加“三考合一”考试,
由地区统一命题,县组织阅卷,仍采用先庆中后荷中竹中分片录取、职中单独录取办法。是年 7 月,县小、
松源镇小学区以酒厂为界调整为以云鹤路为界。郊林中学开始面向城郊区、万里林区招生。1992 年,小
学开始不留级,初中继续不留级。星光、斋郎、杨楼乡附设初中停止招生。庆元中学初中招 2 个班,庆
元二中初中招 8 个班,五大堡中学开始招生,统一纳入新村区招生计划;庆元中学高一由 4 个班扩大为 6
个班,面向全县招生,录取分数线全县统一;县职业中学由 2 个班扩大到 3 个班,荷地中学、竹口中学各
招一班职业高中学生。其中,荷地职业高中面向原荷地、万里林、左溪区辖区范围招生,竹口职业高中
面向竹口、菊隆区辖区范围招生。1993 年,五大堡等四处附设初中停止招生,岭头中学、新村中学初一
增加到 3 班;恢复荷中、竹中普通高中招生各 1 个班,停招职业高中学生,原职业高中班学制不变,县职
业中学扩大为 4 个班。1996 年,张村乡校、贤良镇小、南丰附小的附设初中停止招生。是年始,中小学
招生安排在学期结束时进行。1997 年,百山祖乡校附设初中停止招生,安南乡附设初中停招一个班;庆
元中学继续按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优先录取 100 名高一新生,其他普通高中新生在初中中专录取分数
线公布后再录取;推行职高单独招生,设置单报职高志愿,对初中毕业未参加本年度中考的应届或历届学
生,职业学校可以参考毕业会考或往年中考成绩录取,农口专业、艰苦专业可以凭初中毕业证书免试入学。
1998 年,安南乡校、淤上乡校、底村辅小、合湖乡校的附设初中停止招生;庆元中学停止初中招生,县
城初中招生计划全部由庆元二中负责落实,从 8 个班增加到 10 个班;庆元中学高一提前录取学生从 100
名增加到 150 名,从 6 个班增加到 8 个班;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自主权,可以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在规
定区域范围和时间内,面向社会直接招生。
2000 年 9 月,将八年制义务教育改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制一年级(招 7 周岁)和六年制一
年级(招 6 周岁)同时招生。2001 年,龙溪乡校、举水乡校、左溪镇校、官塘乡校的附设初中班停止招生;
庆元中学招收部分高一保送生,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励。2002 年 9 月,荷中、竹中高中段停止招生,庆元
中学从 9 个班扩大到 15 个班。2003 年 11 月 18 日,屏都镇五一、五二、五三、五四 4 个行政村划归松源
镇,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在五都辅导小学就读,初中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按原城郊片(大济、星光、和山片)
入学办法在庆元三中就读,也可到菊隆中学就读;庆元中学挖潜扩招高一新生 50 人,职业高中与普通高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