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5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625

第二十九篇 教育



            中招生比例基本达到 1∶1。2004 年,户口新迁入县城的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第一学期适龄儿童,根据县
            城小学、初中学校可容纳情况,由县教育局统一调配。2005 年,小学初中实行就学区免试入学,不搞“生
            择校”“校择生”,县职业高中恢复食用菌专业招生。2006 学年,五大堡中学和四山乡校撤并后,户籍在
            五大堡乡的初一、初二学生到庆元三中就读,户籍在四山乡的适龄儿童少年划入城东中心学校(城东中
            心学校未建成前安排到江滨小学下属学校)、庆元三中就读。2007 年始,户口于 2000 年 1 月 4 日至当年
            6 月 30 日前迁入县城的乡镇机关干部、“创业绿卡”企业主、正式教职工在县城购买或建造住房并于当年
            6 月 30 日前办理好房产证,根据住宅位置安排初中、小学一年级新生就读。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由市教
            育局统一组织命题,分文化考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高中段学校招生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

            适者录取”原则,根据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评、优惠加分择优录取。坚持面向本县招生,首先满足本
            县考生的升学要求,外县考生按“择校生”录取。住宅在松源溪以南、云鹤路至云山路至五洲大酒店以
            西、陵园路以东片的适龄儿童属县实验小学招生;住宅在松源溪以南、云鹤路至云山路至五洲大酒店以东、
            大济路以西片或松源溪以北、松源街至新建路三弄以东、后田大桥以西片的适龄儿童属松源镇一小招生;
            住宅在松源溪以南、陵园路以西片或松源溪以北、松源街至新建三弄以西片属江滨小学招生;住宅在大
            济路至后田大桥以东片属城东中心学校招生。户口在松源镇的周墩、下滩、应岭尾、喜鹊、洋心、田墩、
            西演 7 个行政村适龄儿童属城东中心学校招生。同济新村(原名上坑岙)安置小区农户子女,小学安排
            在城东小学就读,初中安排在庆元三中就读;同德新村(原名反墺)安置小区农户子女,小学安排到五
            都小学或和山小学就读,初中由家长自主选择到庆元三中或菊隆中学就读。城东中心学校 8 月开始招生。
            2008 年,非庆元县户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县城有合法产权房产的,小学一年级根据居住区域分别安排
            在江滨小学、城东小学就读,二至六年级安排在城东小学就读,初一安排在三中就读,初二、初三安排
            在菊隆中学就读;在庆元县城没有合法房产的,按就近原则分别安排在农村小学、初中就读。是年,重点
            普通高中开始实行“分配生”制度,分配名额占正取生 30% 左右。是年始,每年从庆元中学所录取的高
            一新生中挑选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但品学兼优的 8—10 名学生到余姚中学就读。2009 年,庆元中学不再执
            行保送生制度,继续实行分配生制度和音体美技长生及少数民族计划单列等制度,分配生名额占正取生

            50% 左右。2010 年,省一级重点中学开始取消跨县(市、区)招收择校生,只招收县内择优生,执行“三
            限”政策。是年开始,有意愿到丽水中学和缙云中学就读的学生由市教育局根据学生志愿和初中文化成
            绩从高分到低分统一录取为委托培养生。

                 大中专招生

                 1991 年,丽水师专实行单独提前招生,1994 年停止,庆元县这 4 年里向丽水师专输送 126 名新生,
            向浙师大输送 14 名预科班新生。1991—1999 年,招高中中专新生 443 名,2000 年高中中专停止招生。
            1993—1997 年,松阳、龙泉两所师范学校招收小学代课教师 156 名、初中代课教师 29 名。1991—1994 年,
            招高中技校生 35 名;1995 年始,技校招生不受户口限制,农业户口考生也可报考技工学校;1991—2001
            年,招初中技校生 442 名。2000 年,高职院校开始实行单考单招;2000—2010 年,高职招生从 18 名增加
            到 280 多名,县职业高中向高职院校输送 1831 名新生,居丽水市同类学校首位。
                 1991 年,全省实行高中会考。1995 年,开始“3+2”高考模式。1997 年,高校并轨招生。1999 年始,

            高校扩招并从原来的“3+2”改为“3+X”。2000 年始,高校录取通知书实行专袋封发,县招办向县邮政局
            提供考生详细住址,确保投递准确无误。2001 年始,全省取消高考年龄和婚否限制。2003 年,因“非典”
            高考时间从 7 月 7—9 日提前至 6 月 7—9 日,一直延续。2004 年,实行省高考自主命题。2005 年,实行
            阳光高考,考生可在平台上查询文考成绩和学习情况。2009 年始,考生可在网上填报志愿,也可异地填
            报征求志愿。




                                                                                                          56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