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3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693
第三十五篇 民政
苗二巷、幸福巷、塑料南巷、塑料东巷、振兴巷、园林巷、希望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弄、
八五弄、龙洲东路、龙洲中路、龙洲西路、石龙街一、二、三、四、五弄、酒厂巷、酒厂二巷、酒厂三
巷、松云巷、洋墩路 32 条新道路。2008 年,命名曙光路。2002 年,命名新建社区、咏归社区、石龙社区、
濛洲社区、玉田社区。2003 年,命名松源新居。2005 年,命名聚丰佳园、文昌苑、洋墩新居、江滨花苑。
2007 年,命名金诚佳苑、银泰·丽晶城阳光华庭、同德新村、同济新村、石塘新村、沁心园商住楼。2008 年,
命名瑞丰房产。2009 年,命名龙山苑。
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 1994 年 3 月,开始地名补查更新。至 1996 年末,制作第二代各类成果表 1731 张。
其中,行政区划和居民点名称 1179 条,专业部门名称 76 条,名胜古迹和人工建筑名称 193 条,自然地
理实体名称 214 条,废止地名 69 条。填写村名表 77 张,36 万余字,标注 1﹕50000 地形图一套,标绘镇
区平面图 7 幅。
地名标志设置 1997 年 11 月,县地名办由县政协移交县民政局。1998 年,县城门牌管理从县民政
局交由公安部门管理。2003 年 5 月,确定县城门牌管理属县民政局,由县城建局实施。2003 年 7 月,确
定门牌管理和实施由县民政局下设的地名办负责管理。各部门管理期间,都对地名标志进行设置。县政
协下辖地名办管理期间,至 1996 年 5 月,设置城区路牌 96 块、弄牌 164 块、楼牌 13 块,编制装订城区
门牌 3145 块。公安管理时期,由于城区建设变化,根据户籍管理需要,对城区门牌号进行重新编制,至
1999 年 8 月,重新装订 5290 块门牌,在乡镇设置门牌 36895 块,农户大部分装订门牌。县民政局地名办
接手后,2003 年,在曹岭至县城公路沿线设置村碑 17 块、铁质村牌 50 块;2004 年,在县城设置街路牌
92 块。其中,在主要街道设置 75 块美观大方且带有广告特色街路牌,设置巷弄牌 116 块,单元牌 21 块,
幢牌 19 块,门牌 1252 块;2005 年,设置门牌 350 块,发放相应门牌证;2006 年,编制装订单元牌 62 块,
幢牌 27 块,门楼牌 974 块、发放相应门牌证;2007 年,编制装订单元牌 86 块,幢牌 56 块,门楼牌 1618
块、发放相应门牌证;2008 年,编制装订门楼牌 107 块、发放相应门牌证;2009 年,编制装订单元牌 77 块,
幢牌 217 块,门楼牌 3442 块、发放相应门牌证。
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2005 年,制定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5 年实施方案。至 2009 年,基本完成地名公共
服务工程四项专项事务。地名规范:根据《庆元县地名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审批程序和
城区门牌管理。地名规划:2008 年 8 月,《庆元县地名总体规划(2007—2020 年)》获市和县两级专家组
论证通过,上报县政府及市民政局批准实施。地名标志:遵照 GB17733.1—1999《地名标牌 城乡》标准
制作地名标志,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地名标志。数字地名:2007 年,全面完成地名数据库建设,录入各种
信息 1482 条,11 月完成庆元县地名网站建网。
地名图籍 庆元县地图,由县民政局与省测绘大队以标准名称标注 1﹕75000 比例尺联合绘制而成,
2006 年 10 月出版,印数 5000 张,绘有庆元县政区图、毗邻县市、图例及松源镇平面图。
庆元县交通旅游图,由县民政局与省测绘大队联合编制,2003 年 1 月出版,印数 5000 张,绘有庆元
县政区图和庆元县城区图,插有部分企业名录、庆元县简介及介绍部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
《庆元县地名总体规划(2007—2020 年)》,2008 年上报县政府及市民政局批准实施,以彰显“菇乡文化、
生态庆元”为总体思路,以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为目标,从庆元县人文地理特点、
地名历史和现状、城市发展等出发,科学设计地名系统,使城市地名管理走上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
第三节 收养登记管理
20 世纪 90 年代,庆元县改革开放进程加快,计划生育政策不断加强,流动人口增加,尤其深受重男
轻女封建观念影响,社会弃婴现象屡见不鲜。1995 年,县民政局接收弃婴 24 人。其中,残疾男婴 1 人、
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