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自然灾异志
P. 131
(一)损坏建筑物
《晋书》记载,咸和三年(328年)“六月辛卯,临海大雷,破郡府内小屋柱十枚,杀人”①,系
浙江首例灾害性雷击事件。古代建筑物遭雷电损毁,除雷击火灾外,常见3种情形:亭塔楼阁
等孤立建筑、房屋檐角突出部位、木结构屋柱被毁。历年记载雷电击中屋柱事故9例,但类此
情况在民间较为普遍,往往是房屋本身存在雨水渗漏所致。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嘉定五
年(1212年),杭州大雷,击落皇宫太室鸱吻;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杭州雷暴损仓厫80
多间;景泰五年(1454年),德清新市镇一寺庙木柱被“雷斧”所劈,自顶至础一线到底,而屋不
震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暴雷击裂诸暨城墙数尺。塔为突出建筑物,古代遭到雷击破
坏的情况较多,据载清代有名的嵊县应天塔、海盐天宁寺塔、湖州寿圣塔、海宁智标塔、象山梅
溪文峰塔、临海巾山塔、黄岩方山北峰塔等,皆遭雷电闪击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毁。嘉庆二十
四年(1819年)六月,温州强雷暴,接连落地雷击,居民屋瓦震飞,城内击塌石牌楼,江中击断
船只桅杆。
现代钢筋混凝土或砖混建筑亦时有遭雷击的情况发生,尤以雷电击穿混凝土层最为骇异。
2002年8月9日,瑞安市遭5处雷击,其中一幢4层楼民房屋顶被雷电击出12平方米的大洞。
2003年4月12日,台州市有一幢砖混结构的楼房顶亦被强雷暴击中,雷击洞有4平方米,两根
直径30厘米的水泥梁爆裂,部分墙体坍塌;8月10日,湖州市发生多起雷击事故,织里镇一居民
住宅墙体出现直径30余厘米的雷击洞;9月16日,嵊州市一幢14米高的楼房遭反复雷击,整幢
房屋留下多处雷击洞孔。在历年雷电击穿房顶或墙体的所有事故中,以农村民房建筑占主要比
例,由避雷接地不良所致。至2010年,雷击严重损坏建筑物事件基本避免。
( 二)伤亡事故
民国以前可考的雷暴伤亡事故15起,死亡72人、伤2人;极端事件发生在清乾隆二十五
年(1760年),黄岩县暴雷,震死乡民40人,为至2010年浙江省一次雷暴过程或一县一年之中
死于雷击人数最多的严重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0年,记载雷击造成171人死亡、伤97人,其中2001—2010
年死亡140人、伤91人。该10年雷击伤亡人数占1949年10月以来的86% ,原因为历年雷
击伤亡记录多来源于气象灾害调查,20世纪90年代后随雷电防灾减灾业务发展,该项调查
记录始趋相对完整。2007年为历年雷击伤亡事故最多年份,共造成41人死亡、19人受伤。
历年一次雷击致5人以上死亡事故3起:1957年8月1日,天台县一西瓜棚遭雷击,6人身
亡,1人重伤;2004年6月26日,临海市杜桥镇30多人聚集在一闲置宅基地的5棵树下,雷
电沿一树干下击,造成17人死亡,其中当场击死11人,有6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另伤13人,
雷电冲击波并将死者现场震移3米开外,事后这棵树也逐渐枯萎死亡;2007年6月25日,乐
清市磐石镇一山坡凉亭遭雷击,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① 《晋书》卷二十九《五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