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自然灾异志
P. 144

闻”①;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海宁雨雹,“数十里雹大于斗,杂以石甓”②。这些异常大雹中



                                 的异物怪味,即由龙卷风从地表吮吸至云端,复又夹杂冰雹下降至地表的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0年,全省共出现大冰雹28例,其中,雹径超过10厘米23



                                例,雹大如拳2例,雹块重量1千克以上3例,记录均来源于灾情调查。最大冰雹直径达47


                                厘米,1963年5月9日降于临安县境,伴雷暴极大风速32米/ 秒,该冰雹之巨与清顺治十六年



                                 (659年)记载的历史时期最大雹块如石臼相当。其次同样堪称巨雹的有:1977年余姚最大
                                   1

                                雹径35厘米,1960年绍兴30厘米,1976年平湖27厘米等。





                                          ( 二)积雹厚度





                                         冰雹在平地堆积厚度超过1市尺的现象极为罕见,明弘治八年(1495年)二月十八日强



                                烈飑线经过永嘉,“冰雹大者如拳,小如鸡子,积地尺余”③。时以为百年无此大雹,也是浙江



                                第一次见有积雹厚度超过30厘米的记录。自后至民国时期,地面积雹30厘米以上共出现11


                                次,平均近半个世纪一遇频率。其中,明嘉靖五年(1526年)遂昌、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杭州、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衢州、道光十年(1830年)东阳等最大积雹皆达60厘米以上。


                                此外如清同治元年(1862年)永康大雹,虽未有积雹具体数据,但记载冰雹“填满山谷,六七日



                                不消”④。由此可见当时降落雹量之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0年,记录地面积雹厚度10厘米以上13次,其中最大积雹20



                                厘米2次,分别见于2002年椒江、2008年海宁。积雹往往于倏忽之间,记录有1981年天台3


                                分钟积雹6厘米、2006年苍南5分钟积雹10厘米等。极值纪录出现在1962年5月9日,临


                                安县青山公社特大冰雹,地面最大积雹达到50厘米。





                                表5-3-4-3        明正德十二年(1517 年)至2010 年浙江省巨雹记录一览表























































                                       ① 〔清〕道光《西安县新志正误》卷上。

                                       ② 〔清〕管庭芬:《海昌丛载》卷二《海昌续载》。


                                       ③ 〔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十七《祥异》。

                                       ④ 〔清〕光绪《永康县志》卷十一《祥异》。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