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自然灾异志
P. 146
续表2
说明:1996—2010年浙江省未出现巨雹。
(三)持续时间
降雹持续时间在近现代始有明确记录,民国元年(1912年)至2010年的70例记录中,
60%的降雹过程于15分钟内结束;降雹持续1小时有4例,见于民国12年(1923年)丽水、
1981年黄岩、2000年临安和永康等。持续降雹最长纪录为3小时,民国25年2月21日出现
在三门湾,致田间春花作物损失殆尽。长历时降雹往往由单体雹云络绎移经该地所致。
四、雹灾
在浙江586次历史降雹记录中,记述雹灾278次;降雹过程出现风雨雷电交作现象241
次,其中,冰雹兼龙卷风26次,雹偕雪、霰俱下9次。因此,历年冰雹灾害多伴有其他致灾因
素,尤其是常与气势迅猛的短时雷暴大风俱作,故古代向来并称“风雹”之灾。
晋至元代雹记录多数简约,只记“雨雹”或“大雨雹”,有明确灾情记述的雹灾仅13次,所
见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灾情最为严重,瑞安县风雹,坏屋杀人尤众;嘉定六年(1213年)夏
季,雹灾最频繁,江、浙郡县多遭风雹害稼。
明代记载雹灾39次,皆造成严重损失,如弘治八年(1495年)二月十八日下午,永嘉县暴
雹,声若万马踘蹋,雹大如拳,小者如鸡子,毁屋瓦,伤禽畜,树果尽落,麦苗俱仆;至晚雹积地
尺余,白雾四起,时以为百年无此大雹。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金华风雹,横山乡至紫岩乡
百余里尤大,毁屋拔树,百草俱尽,击死30多人。
清代记录雹灾103次,灾害严重情形有: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仙居县雹如巨石,屋
瓦皆碎,云体翻腾,大风呼啸,树木尽毁,麦皆倒伏,颗粒无收;顺治十六年,上虞县大雨雹兼龙
卷风,积雹倏忽高尺余,细者如弹,大者如石臼,至不能举,人畜多击死,麦无收获。康熙二十
八年(1689年)二月初六,衢县夜色四面熏红,雹骤作,大如鹅卵,气味腥秽不可闻,民间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