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2 - 自然灾异志
P. 332
续表
资料来源:《浙江省畜禽疫病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九)曲霉菌病
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主要为烟曲霉、黄曲霉)引起的多种禽类真菌性疾病。
20世纪80年代,因集约化养禽业发展迅速,该病的危害也开始显现。1985年9月,诸暨
县安平乡一养殖户1000只的一群肉用鸡,因食用发霉的大麦,发病死亡436只。1988年4—
6月,金华市一试验场连续孵化出的5批2329只雏番鸭,在育雏期中每批皆发生该病,死亡
1400余只。1997年,永康市一养殖户饲养一群1800只的雏鸡,33日龄时开始发病,4天内发
病率高达72%,死亡率为28%。2000年5—6月,湖州市青山两个养鸭户饲养2500只的肉用
鸭群,先后发病并造成死亡。同年6月,海宁市两个养殖户的雏鸡分别发病死亡457只和296
只,死亡率分别为30.47%和7.4%。2003年12月,宁波市郊一养殖场一群1000只雏鹅,20
日龄时开始发生该病,3天内发病206只、死亡86只。2008年1月,临安市一养殖户一群
2000只的雏鸭发病,诊断为该病时已死亡145只。同年6月,桐庐县一养殖户的2500只肉用
鸡,10日龄时因该病死亡307只。2010年,省内仍有散发病例。
五、其他动物疫病
( 一)狂犬病
狂犬病为古老自然疫源性接触性传染病,由狂犬病病毒所致,人兽共患,对人类高度危
害,俗称“疯狗病”“癫狗病”。该病对畜牧业的影响甚少,但害人甚多。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乐清县内发生疯狗咬人,有多人得该病而亡,牛被疯犬咬伤亦
死。民国35年(1946年)初,新昌县自卫队一士兵在县城南门站岗时,被疯犬咬伤而发病
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狂犬病在省内各地呈散发态势,但发病逐渐得到控制。1953年
11月9日,诸暨县人民政府在《为防止狂犬伤人》通报中记述,蒋埠、三都、开义等乡先后有13
人被狂犬、疯猫咬伤,其中5人发病死亡;有3头猪被狂犬咬伤死亡。20世纪50年代,据4个
县统计,死于狂犬病有26人;70年代有8个地(市)30个县发现狂犬病人88例。1980—1984
年,全省死于狂犬病者有401人。1986年全省因狂犬病死亡19人,1989年67人。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