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7 - 自然灾异志
P. 667
所、美孚油池码头、日人驻椒之真野工程所(能泅水以起撵沉船为业)、永利永川二轮码头、振
市街房屋均被潮冲塌。附近草屋,亦冲去数百间。木板行冲去,价在十万元以上。东新街地
形较高,水亦有六七英尺。福建道头(即新道头)一带沿海、葭沚小屋均冲失无存,大小船只撞
失百余只,漂流不知去向。此次洪灾,尸身自栅浦至葭沚,沿途有三四百具之多,海门亦有二
百左右。尤以女尸最占多数,有手抱孩子一个、二个而死者,闻尸体多藏契券、银票等物,大概
因过于检点,以致不克脱身也。
外沙、岩头两地,全村居民概行覆没,江边圩溺毙亦多。各尸大抵口鼻流血,面皆黑色。
当由黄楚卿、张丹亭二君出银三千元,雇造棺匠二十名,日夕赶造,代为逐一埋葬。营防浦一
带及沿江矮屋茅舍,无一幸存,三港口对岸之沙渚三十余家,亦无一保全。葭沚水产学校,有
渔捞科实习渔艇一艘(名“浙产”),其容量在载一千担以上,亦被暴流卷入内堤搁浅。近堤居
民因而获生者六七十人。
总计此次死者千余人(海门约三百人,以女子及老幼为多),财产损失数十万(黄楚卿损失
数万,南货、洋货、煤油、六陈各业损失数万,余不知确数,或云确数在四十万以上)。米价每石
涨至十元(未被水时每石六元)。水退之后,平地积泥盈尺。盖咸丰四年以后未有之浩劫也。
当时陶寿农、黄楚卿等派人携资四出收埋赈恤,并会同商会正副会长,分别呈报督军省长道县
请款赈济。
《 字林报》及《时报》云:海门此次之灾,全城陷入水中,深达五六尺,小船多荡至街中,妇孺
压毙及溺死者甚多。及水渐退,一般渔夫因各店大多无人,忽起恶念,结群劫掠。计受损失最
重者,即沿江各店铺及各码头趸船,大船受损失亦重,唯小舢板因其身轻小,只失十分之三。
亦有漂流至十里外而搁浅于地上者。黄岩江口一处漂流之男女小孩尸体,约二百具,砖屋倒
坍者逾百数,草屋十倍之。货物损失无算,仅商人私藏之鸦片,亦值五十万元。大约半被抢
劫,半付流水云。
附《募捐启》:
敬启者:台属临邑海葭镇一带,自七月十三日,即旧历五月二十八日起,连日风雨交作。
伏汛已近,本为每岁恒有之事,不意十五日即旧历五月三十日下午八时许,狂风怒吼,声若雷
霆,暴雨横飞,檐流直泻,洪潮泛滥,速于江涛,不俄倾间,平地水高一丈有奇。时在昏夜,风声
雨声与水声相激荡,沿海居民猝不及防,房屋类皆倒卷入海,妇女老幼随风掳落水中。就海葭
六镇言,已捞获尸身四百余具;其在北岸沿海各村庄,欲逃无地,哀我人民,漂没于海者为数何
止数千?早谷收刈在迩,晚禾附寄于下,骤为海水所炙,天寒则根株腐烂,天热则立见枯萎。
是今岁两季收成,不数分钟已与杂粮、木棉同归于尽。商号之在卫城外者,无一家不受损害,
要以振市公司为最巨,恒利电汽公司次之,其余如绸缎、布匹、煤油、杂粮等各商号,所感痛苦,
亦颇巨大。大概商业项,约略计算,其损失总在四十万元以上,大小船只之遭风覆没者约二三
百号。诚清咸丰后六十余年来未有之浩劫也。现在东风尚未尽息,内地水势尚未退,其幸而
未遭淹毙者,鹄面鸠形,触目皆是。将流离而失所,殊惨恒之难名。业经会商罗荇农知事从速
履勘,以谋安集。散急赈以顾目前,凡我同人,幸尚踊跃。惟是灾情过重,来日方长;需款甚
殷,棉力有限。溯箴言于先哲,为善必昌;期借助于他山,众擎易举。盖功或亏乎一篑,而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