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自然灾异志
P. 83
房屋24500间,天台倒屋696间、损坏14212间,临海、温岭各损坏房屋万余间,黄岩倒塌瓦屋
7850间。其他6214号、6312号、6513号台风皆造成4万~5万间房屋倒塌。70年代台风灾
情较轻,8个台风累计造成18.7万间房屋倒塌;其中,损失较大的有7207号、7209号台风共
倒屋5.6万间,7710号台风倒屋6.7万间。80年代,灾害性台风增多,记载22个台风累计倒
损房屋35.9万间,其中,一次台风过程造成倒塌房屋5万~7万间的有8807号、8909号、
8923号台风;此外,1990年的连续4次台风侵袭,共倒塌房屋8.46万间。90年代,15个台风
累计倒损房屋41.9万间,包括倒塌房屋21万间;以9711号台风过程损失最大,全省共倒塌
房屋8.5万间,其中,重灾区台州市倒屋数占56%,并损坏房屋15.2万间。2001—2010年为
历年来灾损最低时段,虽然台风登陆省内次数及强度前所未有,但建筑物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统计16个台风全省倒损房屋43.1万间,其中,倒塌房屋16.7万间,主要损失集中在3次台
风过程:“0216号森拉克”台风倒屋2.3万间;“0414号云娜”台风刮倒房屋6.4万间,损坏
18.4万间;“0608号桑美”台风倒屋3.9万间。据此,1951—2010年记录的81个台风累计损
坏倒塌房屋285.1万间,其中,倒塌房屋151.0万间、损坏房屋134.0万间。
2.损毁基础设施
每次灾害性台风均有造成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损失的记录。20世纪50年
代,给全省带来重大损失的5612号台风中,洪水冲毁浙赣铁路10处、中小型水库87座,干线
公路受损38.5%;象山县南庄区海塘全线溃决。60年代,记录6126号台风全省冲坏水库18
座、损坏水利工程6000处;6214号台风损坏天台、仙居两县水利工程1404处。70年代,记录
7413号、7504号台风累计损坏海塘598.3千米、码头14座。80年代,以1989年两次台风损
失较重,8909号台风全省毁坏塘堤392千米,浙赣铁路因灾停运31小时;8923号台风全省冲
毁海塘江堤4000处,其中,台州损毁塘堤224千米。90年代,有10个台风造成基础设施明显
损失,尤其是9711号台风带来的强风浪和特高潮位,大大超过当时海塘的设计防御能力,全
省损坏各类海塘江堤2005千米,其中,损毁台州、宁波、舟山、温州四地的第一线海塘776千
米,暴潮所及,破坏程度前所未有。灾后,按百年一遇防潮标准,重建“浙东千里海塘”,使沿海
防御台风潮患,自此得以基本保障。2001—2010年,计有15个台风对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
度的损毁,主要累计灾损有:冲毁公路及路基(面)6180.4千米,毁坏公路桥梁32座,中断公
路交通5181条(次);损坏输电线路7000千米以上、通信线路4000千米以上,损坏小水电站
154座;损毁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21566处、机电井201眼、机电泵站664座;损坏小型水库山
塘1448座、水闸1210座、河道护岸7889处,冲坏堤防22860处4000千米以上,决口堤防
5789处500千米以上;损毁水文气象设施284处。
( 四)直接经济损失
评估灾害的主要综合性指标为直接经济损失。1951—2010年,全省有直接经济损失统
计数据的台风81个,计灾害损失1664.7亿元①,平均每次台风灾害过程损失20.6亿元。其
① 1990年前的历次台风直接经济损失统计,按评估可比需要折算为1990年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