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龙港镇志2009
P. 111
第一篇 镇 域 - 69 -
辖 1 个自然村。 村内主要有黄、朱二姓。 据《黄氏宗谱》、《朱氏宗谱》记载,黄氏于康熙十
九年(1680)由乐清徙迁来此居住,朱氏于咸丰辛亥年(1851)由本县朱家斗徙迁来此生
息。 清时称黄头涂村,建政时维持原村名,合作化时改称白沙黄中高级社,1984 年乡镇
制恢复后,建黄中行政村,属白沙乡。 1992 年 3 月,撤销龙港区,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 2009 年总户数 441 户,总人口 1648 人。 耕地面积 833 亩。
方北村 地处方良自然村之北,故名。辖其自然村之部分。民国《平阳县志》作方梁。
据《周氏宗谱》记载:后晋天父元年(936),周氏迁此,筑楼房而居,肇名周门楼。 又据《方
氏宗谱》记载:方氏于宋淳祐三年( 1243)居此,后裔繁衍,方氏名子深者,为人贤良方
正,其地立有“贤良坊”,遂名方良。 建政时为白沙方北村。 合作化时,称白沙乡方良高级
社,公社化时称方良大队。 1959 年冬,从方良大队分出,定名方北大队,属白沙管理区。
1961 年隶属白沙公社。1984 年恢复乡镇制后建行政村,属白沙乡。1992 年 3 月,撤销龙
港区,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2009 年总户数 449 户,总人口 1585 人。耕地面
积 986 亩。
方中村 地处方良自然村之中部,故名。 辖其自然村之部分。 民国《平阳县志》作方
梁。 据《周氏宗谱》记载:后晋天父元年(936),周氏迁此,筑楼房而居,肇名周门楼。 又据
《方氏宗谱》记载:方氏于宋淳祐三年(1243)居此,后裔繁衍,方氏名子深者,为人贤良
方正,其地立有“贤良坊”,遂名方良。 建政时为白沙方中村。 合作化时,称白沙乡方良高
级社,公社化时称方良大队。 1959 年冬,从方良大队分出,定名方中大队,属白沙管理
区。 1961 年隶属白沙公社。 1984 年恢复乡镇制后建行政村,属白沙乡。 1992 年 3 月,撤
销龙港区,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2009 年总户数 381 户,总人口 1476 人。耕
地面积 798 亩。
方南村 地处方良自然村之南,故名。 辖其自然村之部分,驻地方良,民国《平阳县
志》作方梁。 据《周氏宗谱》记载:后晋天父元年(936),周氏迁此,筑楼房而居,肇名周门
楼。 又据《方氏宗谱》记载:方氏于宋淳祐三年(1243)居此,后裔繁衍,方氏名子深者,为
人贤良方正,其地立有“贤良坊”,遂名方良。 建政时为白沙方南村,合作化时为白沙乡
方良高级社,公社化时归方良大队。 1959 年冬,从方良大队分出,定名方南大队,属白沙
管理区,1961 年隶属白沙公社,1984 年恢复乡镇制后建行政村, 属白沙乡。 1992 年 3
月,撤销龙港区,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 2009 年总户数 490 户,总人口 1885
人。 耕地面积 818 亩。
海城办事处
+原系白沙乡辖地,1984 年 5 月增设海城乡。 1992 年 3 月苍南县决定撤区扩镇,划
海城乡隶属龙港镇。 1985 年,设立龙港区,划海城乡隶属龙港区。 1992 年 3 月撤销龙港
区并入龙港镇,海城乡复又归属龙港镇管辖。改称海城办事处。2009 年辖章良、岑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