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龙港镇志2009
P. 164

- 122-                             龙港镇志


               续表
               序号 代号             名 称             面积(公顷)          占百分比(%)         人均(平方米)
                              道路广场用地                381.84           11.48           10.91
                                   道路用地             342.36           10.30            9.78
                 6     S
                                   广场用地              27.16            0.82            0.78
                                社会停车场用地              12.32            0.37            0.35
                 7     U      市政设施用地                 71.39            2.15            2.04
                 8     G          绿地                321.39            9.67            9.18
                                   公共绿地             240.76            7.24            6.88
                                 生产防护绿地              80.63            2.42            2.30
               合计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3325.15         100.00           95.00
                   注:2020 年龙港城市市区总人口 35 人。

                   健全用地制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在城镇建设用地过程中,龙港镇坚持 3 个
               原则:一是坚持“农业优先,保护耕地”的原则,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1996 年保护率为
               96.2%;二是坚持“保大、控小、卡假”的原则,严格审批,控制总量;三是坚持“耕地总量
               动态平衡”的原则,充分发挥龙港海涂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县政府建

               立造地专项基地,镇政府从土地出让金和公共设施费中提取 5%用作造地费用),以农
               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发动群众围垦海涂,改地造田。 到 1996 年止,全镇造田面积超过
               用地面积 20 亩,并在造田基础上,兴建现代农业园区,一期规划 1200 亩。 自 1984 年至
               1996 年,城镇建设实际使用耕地 11700 亩,其中耕地 4575 亩,非耕地 2625 亩,其他土
               地 4500 亩;而同期开发土地多达 11720 亩,其中改地造田 4520 亩,围垦海涂 5000 亩,

               其他土地 2200 亩,确保土地总量动态平衡。 至 1999 年,全镇建设用地达到 12100 亩,
               其中耕地 4700 亩,非耕地域 2850 亩,其他土地 4550 亩,而同期开发的土地达到 12200
               亩,其中改地造田 5000 亩,围垦海涂 5000 亩,其他 2200 亩,建立面积近 7000 亩的现代

               农业示范园区和面积近 1500 亩的粮食自给工程基地。 2003 年 6 月开工的江南海涂围
               垦工程总投资 9.08 亿元,竣工龙港镇可增加围垦面积 5 万亩。




                                                  土地保护



                   建镇后,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对原有河道进行疏浚、砌石驳岸,对海塘江堤按高标
               准修筑加固,使镇域内农田能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同时,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
               保护土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