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龙港镇志2009
P. 159
第三篇 土 地 - 117-
2000 年全镇有滩涂 227.31 公顷,未利用土地 71.40 公顷。 在长达 7 公里的海岸线沿岸,
海潮夹带大量泥沙淤积成潮间带滩涂,分布于龙江、白沙、海城等地,属南涂。 南涂接受
陆上淡水流注,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浮生物丰富,开辟海水生物养殖前景广阔。 2003
年 6 月,苍南县成立海涂围垦工程指挥部,对龙港龙江至舥艚的海涂进行围垦,总投资
9.4 亿元,围区总面积达 4.436 万亩。 龙港镇积极配合该工程。 工程完工后,其中龙港段
海涂围垦面积可达 2 万亩。
龙港海涂分布与面积
单位:公顷
地名 岸线至大潮平均低潮位 岸线至小潮平均低潮位 岸线至最低潮位露出水面
龙江 388.90 297.78 407.65
白沙 1073.41 717.79 1693.67
海城 954.76 747.40 1427.17
合计 2417.06 1762.93 3528.49
镇域内闲散、废弃地零零落落,大多分布于河边、村旁、园地耕地边角、房前屋后旯
旮等地块。 据县国土局 1991 年对全县土地资源开发潜力的调查中,采用典型调查分类
推算方法,平原地区闲散、废弃地约占土地总面积 0.06%。 按此推算,镇内闲散、废弃地
约 4.753 公顷。
土地开发
龙港镇人多地少,土地与人口矛盾日趋尖锐,突出表现于人口增速与耕地面积减少
速度比例失调,20 世纪 90 年代后,龙港镇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原则,一是充分发挥龙
港海涂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动群众围垦海涂;二是进行平整土地,以达到耕地占补平
衡。
海涂围垦
新中国成立以来,龙江、白沙、海城等地乡民先后两次于南涂筑堤,围垦海涂,初种
咸菁淡化土壤,于后改种番薯、甘蔗、蔬菜等。 90 年代后,龙港镇认真贯彻“以造补用”方
针,1991~1996 年,围垦海涂 1000 公顷,其中 266.67 公顷已淡化,具备种植水稻条件。
1997~2000 年,白沙、海城两个办事处发动群开展改地造田,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计面
积 675.66 公顷,其中粮食型园区 435.66 公顷,海水养殖园区 200 公顷,观光农业生态园
区 40 公顷。 现园区内田成方,渠成网,路成框,树成行,全部实行机械化操作,已成为全
镇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基地。 2003 年开始的江南海涂围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