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8 - 龙港镇志2009
P. 248
- 206- 龙港镇志
桥 梁
民间桥梁 境内多河流,历代民间建桥甚多。 古时桥梁,均系石板结构。 解放后,民
间集资修建桥梁日益增多,大部分采用水泥预制和水泥灌注。 但不少古桥被水毁湮没
或重建,今已无迹可寻。 湖前办事处有建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的 3 孔杨家宅桥,建于
1964 年的汇龙桥;平等办事处有建于北宋元丰八年(1086)的 3 孔林官仓桥,建于北宋、
政和六年( 1116)的儒家庄桥,建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的施良村雁齿桥,重建
于明代嘉靖八年( 1529)张东村 3 孔石梁的金处桥,重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
张西村 3 孔石梁的连环桥,重建于清代光绪壬辰年(1892)徐家庄村 3 孔石梁的徐家庄
桥,建于清代张西村 3 孔石梁的锁澜桥;还有民国 16 年(1927)与 1985 年重建的胜利
桥和杨家桥,建于 1987 年的长征桥;江山办事处有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的樟树下
村单孔石桥;建于清代西河村 3 孔石梁的西河桥,建于月星村单孔石梁的九板桥;沿江
办事处有建于明代成化癸卯年(1473),光绪壬辰年(1892)重建、民国 22 年(1933)仲秋
复建的砖瓦村 3 孔石梁的吴家桥, 建于明代的新兰村斗门桥, 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1736~1795)新兰村的鹤浦桥;白沙办事处的颖川桥、汇财桥、义桥、方北中心桥、东观
桥、方北新桥、黄中桥、南城桥、涵碧桥、儒桥、凝龙桥;还有龙江、海城办事处境内的一
些桥。 这里就龙港镇区内的古桥和新建桥梁予以记述。 2009 年,镇区内共有民间桥梁
32 座,其中古桥 12 座。
流浦陡门桥 架于流浦村与新渡村界河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石
梁石板桥,曾多次修整,1967 年再修时加宽抬高。
平安桥 位于新渡村老河头,为石梁石板砌筑而成,始建于民国 25 年(1936)。新中
国成立初期,因桥身塌陷而修建,1967 年重修。
堂前桥 始建于民国 26 年(1937),原名新桥,位于报恩禅寺南首 100 米处。 1956
年兴修水利时,迁建于报恩禅寺门前,故称堂前桥。
池浦桥 又名木桥头,坐落于池浦村北首,是通往白沙、钱库必经之道。 原是木桥,
始建于清末。 民国初期,由于下埠渔村的发展,及至池浦渔民、渔贩云集于此,木桥不
适,民国 19 年(1930),由白沙乡象岗人章银判发起捐募,拆除木桥建石桥。 民国后期及
新中国成立后几经修理,1964 年重修时易名池浦桥。
南浦桥 位于池浦村南头,故名“南浦”。 建于民国初期,宽 2 米,长 4 米,系单孔 4
块石板桥。
下埠老陡门桥 位于下埠村东南角,始建于民国 13 年(1924)。 桥面宽 2.5 米,长 5
米,桥面供路人行走,桥下系泻洪陡闸,石板石块浆砌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
扶植渔村、发展农业,新建龙港水闸。 该陡门桥废于 1971 年。
抜船河桥 架于下埠村拨船河上,长 3 米,宽 2 米,单孔水泥板平板桥,建于 197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