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龙港镇志2009
P. 244

- 202-                             龙港镇志








                            第六篇 交通 邮政 通信







                   龙港建镇后,经过 25 年改造和建设,改变了过去境内外无公路,运载工具落后;邮
               路不畅,邮政设施简陋;通信设施差,电路少的状况。 如今,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运载工

               具现代化;境内外邮路畅通,邮政建设名列全省前茅;通信网络覆盖全镇域,电话、宽带
               普及全社会。




                                                  交通设施



                   龙港北背鳌江,东濒东海,清时已有海上运输船舶往返瑞安、温州、霞关和福建沙
               埕一带港口;内陆为冲积平原,河网纵横,宋代就有水上木船客货运输;陆上为石板小
               路连接境内外,出行靠徒步,货运仗肩挑。 长期以来,内河和海上的运载工具落后,码头

               设施简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流和物流大量增加,
               然出境没公路,境内无汽车。 直至建镇后,才加速公路建设步伐,完善港口码头设施,更
               新运载工具,水陆交通逐渐形成网络。 如今,海上出鳌江港北上可至宁波、上海及长江
               沿岸各大商埠,南下可达福州、厦门、广州和海南港口;陆上公路与 104 国道和同三高
               速公路相接,通往全国各地;温福铁路穿越龙港;境内公路辐射龙灵、龙宜、龙钱、龙舥、

               龙湖、龙金大道。 至 2009 年,全镇有县、乡、村公路 53 条,总里程 107.962 公里,村村通
               汽车;沿海码头 37 个,外海货运企业 4 家,船舶 86 艘计 81566 吨位;主要内河航道 3
               条,总长 60.4 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并初步构建“六纵六横”的城镇交通网

               络。


                   民间道路
                   古 道 也是古时的官道。境内古道,曾是昔日平阳县万全仙口到蒲门 150 公里长

               的 “横阳古道”中必经之路。 起自平阳县万全仙口,途经蒲歧、头沙、二沙、三沙、四沙、墨
               城,越山过塘外,达江口北岸,渡横阳江(今鳌江)至江口南岸(今龙港江口村),经境内
               的象岗、刘店、方良、章良、二河、缪家桥至芦浦,穿过宋家港、马鞍桥、灵峰、黄家宅,入
               金乡卫城,过城越梅岭,再经小岙、石塘、沙坡,翻过后陇岭、双牌岭,过赤溪,越三步擂、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