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6 - 龙港镇志2009
P. 306
- 264- 龙港镇志
孙邦呈、黄家勇利用腈纶边角料开花成功后,再生腈纶绒线生产技艺迅速传遍境内,腈
纶毛线行销省内外。 继而利用再生腈纶为原料,生产腈纶毛毯、地毯、成为纺织工业开
发的新品种,并促进家庭腈纶毛毯工业崛起。 1984 年起,镇内相继创办 8 家乡镇毛纺企
业,生产闪光、变色、彩色混纺绒线、仿马海毛、马海毛等毛纺产品。 1989 年,全镇家庭织
毯机发展到 500 多台,日产再生腈纶毛毯 2 万余条,年产值 1 亿多元。 其产品价廉物美
闻名省内外,成为辐射全国的腈纶毛毯产销基地。 1990 年,织毯机激增至 1000 余台,日
产毛毯5 万条。 1991 年 10 月,兴建一座拥有 320 个营业摊位的毛毯市场,产销腈纶毛
毯、工艺地毯及踏花被、羽绒被等再生腈纶商品,每天上市客商 2500 余人次,最高日销
售毛毯 6 万余条,成交额 80 多万元。 商品销向全国城乡,并出口俄罗斯、越南、法国等
国家和地区。 至 1994 年,毛纺企业 7 家,从业人员 664 人,产值 7480 万元,占全部纺织
总产值的 70.12%。 1997 年以来,由于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品质
量和企业档次,制毯业再度发展,并且增加了外贸出口供货值。 2000 年,全镇毛毯产值
34090 万元,占纺织业总产值的 33.86%。 其中家庭毛纺业 1553 户,从业人员 4543 人,
毛毯产值 33214 万元。 2002 年以来,积极采用高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纺织业,毛毯业
从低档逐步向亚克力毛毯、地毯等高档产品调整。 2009 年,毛纺企业 12 家,从业人员
1110 人,产值30073.3 万元,占纺织业总产值的 42.5/%。
针织业 1972 年,湖前公社东河大队东河纤维针织综合厂,生产棉纱手套、弹力棉
纶袜。到 1994 年,镇内共有针织品企业 10 家,从业人员 230 人,产值 1177 万元,占纺织
业总产值的 11.06%。 2000 年,上规模的针织企业有温州苍雁针纺有限公司和县针织绒
毯厂。 2 家企业从业人员 88 人,产值 2855 万元。 另外个体和私营针织业产值 63292 万
元。 2009 年, 针织企业 4 家, 从业人员 31 人, 产值 1149.5 万元, 占纺织业总产值的
0.2%。
麻纺织业 1967 年 4 月,凤江公社联华大队创办联华纤维纺织厂。 1984,海城乡创
办海城麻纺织厂,生产海生袋出口,至 1990 年从业人员 28 人,产值 32 万元。 1991 年,
龙港镇毛麻纺织厂产值 505.47 万元。 到 1995 年,境内麻纺织企业全部闭歇。
印染业 1988 年,县毛纺织厂创建龙港印染车间,对外染色加工,1990 年改为苍南
县印染厂。 1989 年,龙港印染厂、龙港内衣精染厂创立。 1991 年,县印染厂、龙港印染厂
产值242.78 万元。 由于印染企业设施简陋落后,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印染企业和作坊
相继停业。
缝纫业 也称成衣、服装业。 民国时期,今镇区有个体裁缝师傅 14 人,大都没有店
面,而流动于临近村户缝制婚嫁等衣裳。 1957 年合作化运动中,裁缝手工业者组织起
来,建立龙江乡和方岩 2 个成衣小组。 翌年改建为成衣生产合作社,除来料加工外,批
量生产再生布料的劳动服,销往东北、西北等地。 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成衣生产
合作社分为若干生产小组。 1984 年,凤江、龙江、湖前各有 1 家服装厂。 1985 年,镇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