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0 - 龙港镇志2009
P. 310

- 268-                             龙港镇志


               1984 年以后,使用微型碾米机的个体加工户逐渐增多,乡镇集体碾米厂渐衰。 1987 年 5
               月,龙港镇新建面粉厂投产,除生产标准粉外,还可生产特一和特二粉,年产面粉能力
               达 11000 吨。 至 1991 年,只有一家县面粉厂,产值 493.76 万元。 随着粮食市场逐步开

               放,市场大米从外县大批量调入,乡村碾米厂均转产或停业。 县面粉厂也于 2003 年粮
               油体制改革后撤销。 如今只有几家个体小碾米厂。
                   水产品加工业         历史以来,境内渔民和鱼贩,用炊、腌、晒办法将水产品制成咸、干
               品。 80 年代初期,水产品加工业逐渐兴起。 1984 年 10 月,创办龙港水产综合冷冻厂,每

               次速冻能力 5 吨、冷藏能力 200 吨、制冰能力 10 吨,从业人员 18 人。 1986 年,在江口村
               创办瓯港冷冻厂,时每次结冻能力 10 吨、冷藏能力 300 吨、制冰能力 8 吨(1992 年改名
               县东海冷冻厂,2000 年更名浙江孝心水产有限公司),现每次结冻能力 20 吨、库存能力
               700 吨、制冰能力 25 吨。 1996 年,又先后创办龙港冷冻厂、水产公司龙港冷冻厂,每次
               速冻能力分别为18 吨、6 吨,冷藏能力 240 吨、185 吨,制冰能力 20 吨、5 吨。主要产品有

               冻蟹、冻鱼、盐水毛虾、颗粒虾仁、冻黄鱼、肉鲳、章鱼、海鲳等。 2009 年,企业 1 家,从业
               人员 35 人 ,加工产值 5380.1 万元。
                   蔬菜加工业        历史上境内蔬菜加工, 多由农家腌、 晒以后上市出售。 民国 15 年

              (1926),龙江乡下涝村李培台经营莴苣加工出口,年产 2000 吨。 1969 年,白沙公社创办
               蔬菜加工厂,腌制榨菜、盆菜、酱瓜等产品,由平阳县蔬菜公司收购。 1971 年后,凤江、平
               等公社相继建立社队蔬菜加工厂。 1982 年,海城乡海头村创办海头蔬菜加工厂,时有从
               业人员 12 人,加工榨菜、盆菜、包菜、酱瓜、萝卜干,当年产值 16 万元。 随着市场开放,
               个体加工户增加,社队企业加工减少。 至 1990 年,乡镇企业仅剩海城乡海头蔬菜加工

               厂 1 家。


                   机械仪表与通信设备业

                   机械制作造业         境内机械制造业,始于 50 年代。新中国成立后,龙江乡几家打铁铺
               和小五金修理匠,组建龙江乡机械五金修配厂。 1967 年,创办沿江公社殿后农机修配
               厂,以农、渔机具修配制造为主。 1970 年后,湖前、平等、凤江等公社兴办以制造为主的
               社队机械修配厂,主要生产搅拌机、发电机、河泥船、卷扬机、榨油机、补鞋机、鼓风机、
               阀门、弹簧、磨具、机电配件、汽车配件等产品。

                   1984 年,境内有苍南县机械厂和海城农机厂、海城农机冷作厂、沿江农机厂、凤江
               农机厂、江山农机造船厂等 6 家,从业人员 318 人,产值 67.25 万元,利税额 2.79 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 30.23 万元。 以后,由于这些机械厂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品老化,相继

               关、停、并、转。一些人员自愿组合,聚股集资另建机械制造企业。1986 年,湖前创办通用
               机械厂,生产微型碾米机。 同年,创办了龙港环保通风设备厂,生产微型碾米机。 1987
               年,在龙港镇创办苍南县阀门二厂,与上海市阀门五厂联营,生产蝶阀、密闭阀,产品由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