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1 - 龙港镇志2009
P. 811
第二十九篇 人物传 - 769-
“普照庵”,并任平阳县佛教会主席。 在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一位爱国
亲共的将领气节。 民国 19 年,地下党浙南临时政府主席林珍在福建被捕,平阳地下党
派人向中将借 400 银圆作活动经费,他不仅借钱,同时还给原部下的福建军政要员写
信说情。 民国 24 年,浙南红军游击支队在云头垟坑口成立,缺乏经费,得到中将 300 银
元资助。 抗战前夕,国民党剿共四省总司令张发奎率部驻在平阳鳌江一带,计划炮击平
阳山门我党挺进师驻地。 中将出面做了停止内战的劝说工作。 民国 26 年“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后,刘英、栗裕等中共代表到中将住处和张发奎谈判,由陈蔚中将主持,和谈后
没几天,刘英、栗裕带领挺进师北上抗日,陈蔚中将亲自欢送到平阳北门。 因为陈将军
曾任过讲武堂教习,张发奎是讲武堂学生,为感谢陈将军对他的栽培,张发奎命令两个
师长在鳌江原老菜场地建造新菜场,表示对陈蔚将军的感恩纪念。
陈 瀚(? ~1959) 原名陈志浩,字浙潮,官名瀚,原籍苍南县龙港镇平等希贤村
人,后迁居平阳西门。 黄埔军官学校马府科毕业,民国 14 年(1925)任中央陆军第二师
排长、连长及总司令参谋,民国 15 年任安比舰长,民国 17 年后任中央陆军第九师营
长、副团长,民国 23 年后任南京党训班少将教育长及中央陆军第九十四师旅长暨第九
师副师长,抗战期间任军政部兵役署中将主任及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民国 35 年调任
浙东师管区司令部参谋长。 民国 29 年出任浙闽两省兵役视察,当到平阳时,发现平阳
县政府兵役科长吴××在办理兵役中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不顾情面,秉公执行,按军
法从严惩办。 1949 年到台湾以后,受到当局的排挤。 1959 年在台北病故。
杨 悌(1880~1951) 又名慕侗,字子恺,晚号“结一阁”主人。历史学家,书法家,张
家堡(现为龙港镇平等办事处张东村)人。 父纯约,世代业儒,有声乡闾。 悌幼时,从父肆
力为文,具德指授,善古文辞,并爱好书法,13 岁即能濡笔作擘巢书,乡里宗庙祠宇表
额,多出其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偕邑人郑汝璋等东渡日本,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 归国
后,于宣统庚戌年(1910)得法政科举人。 民政部七品京官卫生司行走。 民国改元后,历
署浙江宁波、丽水地方检察厅检察长,浙江省高等检察厅首席检察官,后任浙江临安、
上虞县知县,浙江省临时参议会议员,浙江省长公署自治评议员,萧山地方法院院长等
职。
生平好学,手不释卷,著述甚勤,学术功力颇深。 著有《汉事绀珠》、《通鉴事纬》、《汉
书樜词》、《汉书刑志法补》、《读汉书百官公卿裴疏记稿》、《味镫存稿》、《毛诗通训》、《韩
集后语》、《补三国职官志》等。 以上文稿,1965 年为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所收藏,得以保
存。 另有《结一阁日记》、《竹霁庐日记》、《寄石山房日记》、《可庐日记》多卷,在“文化大
革命”中散佚。《结一阁集》多卷,《晋书新语》2 卷,《晋书纂故》2 卷……数十种著作,现
仅存书目,文稿俱已散去。《通鉴事纬》一书于 1999 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书法造诣尤精,渊源颜平原,以读书写字为业,并开馆授徒,从学者 20 余人,以习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