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8 - 龙港镇志2009
P. 808
- 766- 龙港镇志
后,理存随廷鹏在神宫桥山等地发展党组织。
民国 26 年 8 月 13 日下午,宜山壮干队欲捕拿,理存拒捕,与之搏斗,夺其短枪两
支。 后遭壮干队重来逞凶,扬言要杀其家人,方为家属安全计,从内挺身就范,在严刑拷
笞下,始终忠贞不屈,及至国共合作谈判成功释放回家。 次年春,经平阳县委书记郑海
啸介绍见临时省委书记刘英,带回《抗日十大纲领》等宣传资料,发动积极分子一夜间
遍贴江南,抗日救亡运动雷厉风行。 继而参与廷鹏在白沙一带组织农盐民抗日自卫队,
负责查缉沿海日货,同时推行“二五”减租。 一日,率自卫队操练时,平阳县国民兵团副
团长路过白沙目睹此状,查系理存未经县兵团批准擅自组织壮丁责属非法行为,理存
据理驳斥:“是共产党领导组织抗日自卫队,防御沿海日寇登陆,为何不可? ”该副团长
当时无奈走了,后却派兵来抓,临时省委闻讯派吴毓与之谈判解决。 同年 5 月,任缪家
桥党支部书记。 民国 30 年后,国民党掀起反共浪潮,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白色恐怖笼
罩江南,方两度赴北港联系上平阳县委后,转入隐蔽斗争至抗日战胜胜利。
民国 36 年秋,成立中共江南区委,复任缪家桥党支部书记。 翌年暮冬,江南地区党
组织遭受国民党严重摧残。 理存被捕,敌人施以十指埋针酷刑,方坚贞不屈。 民国 37 年
2 月在平阳鸣山壮烈就义。
汤国琛(1874~1948) 字献廷,都口村人。晚清优行廪贡生,少时好学,6 岁能写大
字,10 岁能出口成章。 陈筱坨(宜山人)收为弟子。 汤曾有联云:“青风惠我,霖雨施人”,
陈赞叹:“此子日后必能霖雨苍生。”16 岁时,中温州府学生考试第一名。正场试题《卧薪
尝胆赋》交卷后,尤为学政徐致祥欣赏,称为“义愤填膺,声调激越,一气呵成,不可抑
勒,足可发聋振聩,唤醒国魂(时正值甲午中日之战后一年)。 ”后毕业于北京法律专门
学堂,东渡日本后,又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毕业后回国,曾任青田县学堂监督,资政
院秘书厅秘书等职。 民国后,任浙江第一届省议会议员、审议长,浙江省实业厅秘书长,
复历任淳安、黄岩、常山等县知事。 在任谙于吏治,以鲠直清廉见称。 淳安地瘠民贫,年
成非涝即旱,上任即行赈灾、治水、兴学,次年获丰收。 黄岩原多“匪患”,汤未尝妄杀一
人,并救活过一死囚。 及至护父丧回里,其人备厚礼送行,汤国琛辞谢,说:“治民理狱,
是我职责所在。 凡可死可生者,我置之于死地,于心何忍? 所以宁可宽法失刑之责,并不
望报。 请勿污我行囊。 ”其人说:“我闻三少爷(指敏中)爱画,现有古画两幅,谨供请玩。
并期它日也能如太爷廉政。 ”汤敏中不敢受,汤对敏中说:“你且收取,牢记这几句赠
言。 ”邑人称他为“苦心恤隐,仁恕及物,操刀决滞、骚骑有声。 ”离开常山后,当地人于城
南建汤公亭,并在亭中树德政碑。
一向热心教育。 早年先后执教过资政院速记学堂、浙江法政学堂、水上警察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回乡后,在邻村周家栖(今周家车)办过小学,任第一任校长;又在
本村办过都口小学。 有《七十述怀》诗云:“不少棣花留白下(南京),诸多桃李种青田。 ”
教导后辈说:“为人之道,首在立志。 无论士农工商,皆当精其业,勤其事,磨砖做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