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30
·62· 第一编 建置
属清溪区的古义乡。
1956年3月,撤区并乡,双坑、古义、南郊合并为和平乡。1958年5月,现熟溪街道原溪里乡归属
和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溪里作为管理区与城郊、寺后、桃溪、南湖、沈店同属东风公社(壶
山)。1960年3月,东风(壶山)、飞跃(白阳)公社合并称壶山人民公社。1961年10月,恢复武义
县建制后,调整人民公社规模,溪里与履坦、寺后、桃溪滩、白溪、邵宅、茭道等管理区改为人民公
社同属白阳区。1963年3月10日,撤销白阳区建制,溪里与该区其他6个公社以及壶山镇公社一起,归
县直属。1972年5月,建立城关区,管辖县直属的7个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以社改乡,以大
队建村,溪里公社改为溪里乡,辖溪里、下徐、下苏埠、蜈蚣形、古岭后、周宅、沈店、抱弄口、塔
石垅、塘塍头、包后、水碓后、破竹园、金村、和尚田、吴杨(原名吴村)、塘里、管宅、施坞、甘
塔、郭上(原名上宅)、郭下(原名下宅)、佐溪,共23个村。1992年5月14日,“撤区、扩镇、并
乡”,溪里乡与白溪乡、壶山镇合并为武阳镇。武阳镇下设4个办事处,原溪里乡为武阳镇溪里办事
处,白溪乡为白溪办事处,壶山镇为壶山办事处,城区居委会归属街道办事处。2001年9月,调整行
政区划,撤销武阳镇,设立熟溪街道办事处。原街道办事处熟溪、溪南、江山社区及壶山办事处的胡
处、端村、冷水坑、下岭头、余西、向阳、江南、林村、南湖、南缸窑、大坤头、陈宅的12个村和原
溪里办事处的23个村属熟溪街道。
境内两街(解放南街、溪南街)四路(温泉南路、青年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是县城居民主
要的居住区。2003年,县城实施2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溪南、熟溪地块达16万平方米,占80%。
2002年开始建有南湖畈A、B、C、D、E、F、G7个区块及栖霞花苑,安置旧城改造居民。
熟溪街道所在地距金温高速公路2.5千米,距金温铁路武义站2千米,43省道永武线及武丽线穿境
而过,形成了三纵二横的交通网络。全街道35个村92个自然村已全部硬化为水泥公路。
熟溪街道支持武义县山区下山脱贫,在城郊南湖、陈宅村交界处安置桃溪镇景源村、白姆乡小同
村、新宅镇谢山村为主的7个山区乡镇13个村的211户865人口。另外,在溪里村建立了溪里下山脱贫安
置区,接受南部山区零星下山脱贫户。
熟溪街道有丰富的萤石资源,萤石开采矿点很多。属东风莹石公司的有周岭、五尾龙、余山头、
冷水坑、溪里、鱼鳞角等矿山;属于乡镇、村办萤石矿的有端村矿、巨宅龙矿、塘交线矿、猫形山
矿、包山矿、南头矿、北头矿、富垅矿、塘塍头矿、古岭后矿;还有个体经营的南湖岭头何国勤萤石
矿。经多年开采,有些矿点因矿石枯竭而陆续停开。有武义中汇矿业有限公司余山头萤石矿、石龙峰
萤石矿、冷水坑萤石矿。以上3个矿点的合同承包期分别到2004年9月和2009年7月。
经济
农业 全街道耕地面积866.67公顷,其中早中稻面积600公顷,年产粮食3600吨,中晚稻平均亩产
达420千克,亩产值达700元;另有可种植经济作物的山地面积266.67公顷,主要种植胡柚、蜜梨等水
果,年产值达300多万元。至2005年年底止,533.33公顷耕地均已建成“田成方、沟相通、排水畅、路
成行”的优质标准农田。荒山造地开发面积200公顷。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番薯为主,经济物
产有板栗、蚕桑、茶叶、笋竹等,面积达3万多亩。养殖业以猪、奶牛,鸡、鹅、鸭及淡水鱼为主,全
街道年存栏的肉猪万头,投售市场的鸡、鹅、鸭等150万羽左右,淡水鱼40吨。21世纪以后熟溪街道加
大扶持力度和各项政策的倾斜,全街道的养殖户逐年增加。
全街道有山林地7200公顷、非林地2420公顷,林木蓄积4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溪里、双坑等
地。有生态公益林1032.07公顷,主要分布于郭洞景区和双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