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35
第三章 街道与镇乡 ·67·
宣平县第一个支部。次年,在柳城建立中共宣平县委。民国19年(1930),宣平南营红军在前湾村建
立。镇内参加红军的有192人,占南营红军总数的4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6年,武义县民政
局批准前湾、丰产、金山尖、堰下、江下、荷叶山头、县前、祝村、梁家山、橄榄源、后坪山、冰坛
等12个村为革命老根据地村;同年金华市人民政府批准柳城镇为革命老根据地镇。
柳城镇名胜古迹众多,列为武义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位于祝村龙帽山的巽峰塔、清湖村的清修
寺。列为武义县文物保护点的有郑家厅、修业厅门墙、万寿宫、通济桥、普济桥、尚义桥、石乌龟、
郑睿墓、伏虎禅师墓等。
柳城地区的民间文化娱乐,主要有农历正月十五擎龙灯、五月十六庙会、三月三歌会等。擎龙
灯,柳城三坊的三条板龙,各竞神采、各显龙威,采用献趟、团围正反阵、扳龙头等精彩竞赛表演。
五月十六庙会,每隔十年为“大会”,五年为“小会”,遇大会盛况空前,游抬阁的范围扩大到周围
10里的村庄,凡抬阁游达之村,家家焚香点烛,朝拜城隍,谓之“接城隍保平安”。
柳城的小学教育开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立的务本小学堂。至民国12年(1923),镇区
有小学7所。中学教育发端于民国27年(1938)的私立战时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镇区有县
立简易师范1所,私立普育中学1所。小学4所(其中县立中心国民学校1所)。1986年,全镇有幼儿园8
座,镇属小学14座。1996年,武义金穗民族中学由柳城的扶贫挂钩单位——浙江省农业银行捐资175万
元兴建(全省最大的扶贫建校项目,总投资501万元),1999年即被评为浙江省农村示范性初中、2002
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1996年,柳城自考站建成。1997年,柳城耀江希望幼儿
园教学楼建成。2000年1月,成为全县首批2个省级教育强镇之一。武义二中系由创办于1938年的宣平
私立战时初级中学发展而来,2005年,被评定为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2005年9月柳城小学通过浙江省
示范小学评估,曾获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民族中学投资60万
元征地2公顷建起了蔬菜基地,进行学生绿色证书培训。1981年成立柳城文化中心,地址在柳城文化
站。文化站的主要设施有小剧场、歌舞厅、图书阅览室、资料室、材料室、乒乓球室、棋牌室、老干
部活动室等等。拥有武义南部山区唯一的书店——新华书店。
1988年,柳城电视广播台发射站建成,发射功率为50瓦。1992年,正式建立柳城电视制作中心。
1998年,柳城电视制作中心被撤销。
柳城城内医疗机构有武义县第二人民医院、柳城镇卫生院和5家药店。基本满足了柳城群众求医
寻药的需要。民间的体育活动,主要有篮球、乒乓球等球类活动。2005年,在柳城成功举办了 “宣莲
杯” 全县男子青年篮球赛。
特色
道士叶法善(616—720) 字道元、太素,唐代著名道士,人称叶真人。出身道士世家,生于卯
山,12岁时迁居括苍白马山(今属柳城镇),13岁云游学道,在豫章学辟谷导引胎息炼丹之术,颇多
成就,为民治病驱邪。显庆年间(656~661),经唐高宗征召住京城景隆观,后辞归括苍。高宗、睿
宗、武则天、中宗50年间,几次被召入宫,阐述道法。景龙四年(710)十月,法善复应召入京,先
天二年(713),玄宗李隆基拜法善为鸿胪卿,封越国公,仍为道士,住景隆观。元宵节时,玄宗召
法善观看豪华彩楼。法善直谏:“彩灯之盛,国无比美,但奢靡过甚,无益于国。”一日,吐蕃派使
者捧宝函进献,使者奏请皇帝自开,以勿令他人窥知机密。法善急谏玄宗:“此为凶物,宜令使者自
开。”使者开函,函中弩发,使者立死。玄宗加授法善金紫光禄大夫,法善再三辞让,回归括苍,把
故居改为宣阳观(后为冲真观)。法善擅理气自强,故临老益壮。开元八年(720),寿终景隆观,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