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44

·76· 第一编    建置


                  泉溪镇基础设施完善,所有建制村通村道路都实现了硬化,永武沿线镇、村及各工业区均与县城实
              现了饮用水、有线电视联网一体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4138
              元,较1986年增长8.7倍。农村信用社居民储蓄余额8300万元。镇村农民住宅以砖混结构楼房为主,式样新
              颖,装潢考究。电视机、电冰箱等日用家电已在农户中基本普及。该镇大部分建制村有公交班车通达。

              2005年全镇轻便和两三轮摩托车保有量3920辆,为农民主要交通工具。部分先富家庭已购买小轿车。
                  境内交通便捷,武永公路贯穿镇区,金温铁路、高速公路从境北经过,43省道(武永二线)于
              2005年9月建成通车,并有泉溪至深塘,东皋经西陈、夏加畈至缙云,西项至车苏等公路。通讯便利,
              1992年开通程控电话;1999年在农村全面铺开,初装电话1065门;2005年有固定电话3850门,占总户

              数的70%。邮政储蓄,成倍增长;报刊邮递,及时快速;手机移动通信,也已在全镇基本普及。
                  2000年4月,全镇范围内建立村巷路牌门牌,规范村庄。官田村从2003年9月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改
              善村居环境,成为金华市建设小康示范村、省绿化示范村。湖沿、王山头等村的村庄整治也相继开展。
                  经济

                  泉溪镇是一个新兴工业镇,改革开放以前的主导产业是农业。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大力引导和扶
              持发展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引进外来工业企业,工业经济比重不断上升,至2005年已成为全镇经济
              的主导产业,同时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工农业
              总产值1986年2192万元,1995年27980万元,2005年增加到155919万元。

                  农业  泉溪镇是武义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也是省毛竹林生产基地。稻谷、小麦、油菜为主要粮油
              作物。农业总产值,1986年1555万元,1995年增至4714万元,2005年增至8025万元。
                  由于工业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1986年与2005年相
              比,粮食种植面积由1731.07公顷减为1204.73公顷,总产量由13671吨降至7233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不断优化,农业效益不断提高,主要特色支柱产业有:2003年瑶村片的蔬菜基地建成。2004年麻田、
              董源坑、清溪几个村种植反季节的四季豆等高山蔬菜42.67公顷,全镇种植槟榔芋10.67公顷,其他蔬菜
              面积210公顷,总产值达790万元。笋竹两用基地100多公顷。王山头村为草莓种植专业村,2005年草莓
              种植10公顷。

                  蚕桑为泉溪镇传统产业。60年代,上滩、麻蓬、下宅口等村就开始沙滩种桑室外养蚕。80年代
              初,乡办泉溪丝厂创建以后,开始大面积种植桑树。90年代中期,桑蚕种养与蚕丝加工一度成为泉溪
              镇的支柱产业。1994年,全镇桑园面积256.2公顷,喂养蚕种10798张,蚕茧产量404吨,占全县茧产量
              的35%。后因丝价下跌及工业污染,桑茧大减,2005年全镇剩有桑园面积42.2公顷,蚕茧产量55.8吨。

                  1984年,车苏村青年李明焱露天搭棚栽培代料香菇成功,并将技术推广给村民,致力发展生产。
              1987年,代料香菇栽培被列为县“星火”计划项目大力推广,车苏村被定为食用菌开发示范村。70%
              的村民从事生产,年产值达600多万元,获利400多万元。1991年全村发展代料香菇60多万袋,产鲜菇
              450多吨。1994年李明焱创立武义县金星食用菌公司和武义县真菌研究所,相继研发推广高温香菇、巴

              西蘑菇、铁皮石斛等产品。近年来,为保护森林资源,在政府引导下,食用菌产量有所下降。车苏村
              民仍在栽种高、低温香菇、平菇等食用菌,为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
                  西瓜早在泉溪镇山方、客塘、何村等村生产,六七十年代肩挑手推运往永康、武义县城出售。
              2003年麻蓬村引进温岭农民栽培大棚西瓜10公顷,产瓜5茬以上,亩产4000千克,亩利润5000多元。

              2005年,西瓜种植面积71.27公顷,产量达2342吨,在全镇推广。
                  七八十年代开荒种植茶,成为低丘陵地种植的主要产品,地处山区的白革、麻田、清溪等村大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