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207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39·
续表
乡、镇、 地面塌陷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总计
街道 大型 中型 小型 合计 中型 小型 合计 小型 合计 巨型 中型 小型 合计
桃 溪 2 1 1 4 8(8) 8(8) 12(8)
三 港 1(1) 1(1) (1) (1) 1(2)
大溪口 (1) 3(6) 3(7) 2(3) 2(3) 5(10)
新 宅 4(7) 4(7) 2(4) 2(4) 1 1 2 8(11)
57 57 7 7
合 计 51(4) 5(3) 1 57(7) (2) (1) 4(1) 5(4) 9(7) 130(81)
(48) (50) (17) (17)
注:括号内数字为隐患点。
至2004年统计,境内增发地质灾害点5个,分别为新宅镇1个,桃溪镇2个、大田乡1个、茭道镇1个。2005
年又发生了白姆乡八百村、新宅镇三坑口、安村、大庙岭、泉溪镇白革村共5处滑坡,上松线公路K 60+010
至K 66+407地段潜在滑坡。累计全境地质灾害点高达221个。除其中潜在隐患外,已发生灾害点154个。
损失、隐患及防治
1992年9月,西联乡金鸡山,受台汛暴雨影响,引发山体滑坡,造成4人死亡,9栋房屋被毁。1999
年7月,西联乡直坑村,泥石流造成3人死亡,20余间房屋和大片农田及电力变压器被毁,直接经济损
失85万元。2000年6月18日,桃溪镇潘家洋村萤石矿选矿场发生塌陷,造成1名女矿工死亡。据2001年
地质灾害区划报告,武义历年来死于地质灾害25人。其中死于泥石流7人,塌陷9人,滑坡9人。经济损
失计1468万元。
在221个地质灾害点中规划划定有9个高易发区,19个中易发区。高易发区分别为:杨家、余山
头、丁鸟、平头、项山头、桃溪、王大市、胡弄、后村。其中直接危及村庄的有:柳城镇丁鸟村滑
坡隐患,是浙江重点滑坡隐患之一。1989年6月,因梅汛,引发山体滑坡0.6平方千米,造成经济损失
115.25万元。经浙中地质工程勘察院勘查,该滑坡体仍在加剧,在台汛梅汛季节,极易发生大面积滑
坡,将危及117户372人的居民生命安全。王宅镇项山头村滑坡隐患,滑坡体积达2.6万立方米,已经发
生过3处小滑坡,裂缝长20多米,危及299户,698人居民生命安全。王宅镇平头村滑坡隐患,该滑坡体
始发于2000年6月,属中型规模的残积土坡体滑坡。目前稳定性差,危及全村96人的生命安全。大溪口
乡王大市滑坡隐患,该滑坡体始发于1999年,因稳定性差威胁坡下村庄,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柳城镇乌漱村滑坡隐患,该坡始发于1985年。至1995年后滑坡进一步加剧。若是连续下雨,会发生局
部滑坡,将危及居民56人的生命安全。
2002年成立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全县建
立县、乡(镇)、村三级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共建有18个乡(镇)街道监测网站,111
个村级监测网。县国土资源局下设“地质环境管理科”,汛期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确保突发性
地质灾害的速报。
2005年11月25日,县政府办公室、县国土资源局、县交通局领导到新宅镇检查地质灾害防控情况
时,及时准确预报三坑口山体滑坡并采取果断措施,使这次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
失。《金华日报》、《浙江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刊登了这一成功预报讯息。
下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补助金。2002年补助治理8个村项目工程,合计6.5万元。2003年补助
治理23个村项目工程,合计18.8万元。2004年补助治理8个村项目工程,合计14.2万元。2005年,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