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3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253

第一章    县城建设      ·185·


                   续表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私房户数           单位数
                 年  度             拆迁项目
                                                      (万平方米)        (万平方米)           (户)           (家)
                         溪南中街3号                           1.83          2.90          418
                         溪南中街4号                           2.34          2.62          150
                         溪南中街5号                           3.07          2.40          180
                  2003   武阳西路马铃地地块                        5.59          1.60           30
                         城脚路地块                            1.22          0.62            4

                         琉璃路地块                            2.09          0.9            18
                         解放中街运务大楼                         0.08          0.55           31

                   安置  根据国家有关房屋拆迁的政策规定,被拆迁人采用原地回建、易地迁建、购买商品房、产权
               调换等方式安置住所。武义县城壶山上街下水巷、壶山下街、解放南街等拆迁地块,均有被拆迁人回

               建的住宅及商铺。然而旧城改造后拆迁安置的主要方式,是易地迁建和产权调换。在县城建设中划出
               多块土地用于拆迁安置,规模较大的有象龙小区、香山小区、塔山小区、新熟溪小区、南湖畈、栖霞
               花苑等。
                   象龙小区是武义县城拆迁易地安置较早建设的一个商住小区。位于东升路以北,宝塔路以东,电

               信大楼以西,占地总面积5.5万平方米,自1996年开始建设,至2005年,共建拆迁安置房58幢,安置被
               拆迁户416户。该小区建筑大部分为复式三层带庭院住宅,由规划部门统一设计,建筑外观一致,外墙
               统一涂浅蓝色外墙漆,统一建设通透式围墙。
                   南湖畈小区(后命名为南湖花苑)是迄今为止县城拆迁易地安置住户最多的住宅区。小区划分为7

               个居住区块,占地面积16.9万平方米,共安置954户。其中B区为公寓式住宅,G区为连体别墅型建筑,
               其他各区皆为不同形式的排屋建筑。该安置区整体结构为道路框架型,房屋设计统一,整体美观,街
               巷纵横交错,出入便捷,与江山新村连成一体,生活设施齐全,具有一定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城区最
               大的居民住宅区。

                   拆迁易地安置最具代表性的建设项目是栖霞花苑。占地面积13.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1万平方
               米。其中公寓式幢房38幢,占地11.70万平方米。排屋42幢,占地6.4万平方米。总投资3.62亿元,可安
               置1344户。栖霞花苑整体为花园式设计,建筑群错落有致,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房屋间距为1:1。绿
               地及健身场地、活动场地、亭台游廊等休闲设施安插于各住宅之间。被拆迁户在产权调换中保留了排

               屋安置方式,有9种户型供迁入户选择。栖霞花苑的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出舒适、宁
               静、祥和的人居环境。
                   回建工程  自80年代开始,县委、县政府就重视旧城改造后的回建工作,以改善旧城环境,完善城
               市功能,丰富景观,提高城市品位,充分发挥县城在城乡经济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及辐射功能。

                   1984年,解放街拓宽并延伸至熟溪以南区块,解放街从5米左右拓宽至15米,同时建好下水道及水泥
               路面、人行道。街道两侧,先后回建了武阳楼、第一百货商场、邮电大楼、人民法院、购物中心、财税大
               楼、卫生局、物资大楼等一大批公共建筑,方便了居民生活,改变了旧城的面貌,使宽敞、繁华的解放街
               成为在80年代武义县城的标志之一。在城区溪南片,新建解放南街、溪南街、熟溪南路,沿街回建了电影

               院、图书馆、体育馆、工商局、建设银行武义支行(溪南)、武阳小学、科委大楼、外贸局、供销总社,
               及大批属高标准的商住楼和水果市场、农贸市场等,使溪南片又成为城区较为繁华的地段。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