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8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258
·190· 第四编 城乡建设
的遮阳(雨)蓬400余个,割除占道手摇井60余只。
改革开放以后,农用三轮车载客营运曾一度蔓延,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一现象成了城区交通
安全的隐患,政府曾明令禁止。县城管办成立后,多次联合运管、交警、工商等部门集中整治,改变
农用三轮车、残疾车非法营运严重影响城区交通和市容市貌的状况。2004年1月~4月的整治活动查扣
了农用三轮车320辆,有效地改变了十多年来禁而不止的局面。
经过城建监察大队市容中队和城市管理办公室十多年的整治,武义城区的市容市貌有了长足的进
步,正逐步从“三农”县城向现代化小城市发展,城区脏、乱、差现象已经有了较大改观。
第二章 村镇建设
第一节 规划
1987年新编柳城、桃溪、王宅、桐琴4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1990年4月1日起,对建制镇规划区
内的建设项目实行“一书两证”(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
度,把各建制镇的建设纳入依法规划、依法管理的轨道。1991年6月建立武义县乡镇建设基层管理服务
站,负责县域范围内、县城规划区外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逐步开展建制镇规划区内、工业功能
区各类建设项目的“一书两证”和建制镇规划区外的集镇、村庄建设项目的“一书一证”(选址意见
书、建设许可证)审批、发放工作。1997年后,各乡镇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随之逐步开展工业功能区
各类建设项目“一书两证”的审批和发放工作。1992年至2002年的10年间,由于乡镇行政区划的两次
较大规模的调整,村镇规划也相应进行调整和修改。至1998年,完成全县7镇16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和完成泉溪镇麻田村、俞源乡慈菇堂、履坦镇金桥村等6个下山脱贫新村的建设规划工作。从1997年
始,相继完成各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000年,《武义县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完成,这
是武义县第一个结构完整、内容具体丰富的城镇体系规划。同年,累计完成全县364个村庄的建设规划
和10个集镇的建设规划,完成全县15个工业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2001年9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后,对新设的新宅、茭道两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和论证。至此,全县8个建制镇的20年总体
规划完成了最新一轮编制。2004年,完成《武义县村庄布局规划》、《武义县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
制。2005年,完成《武义县环境卫生专项规划》、《武义县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村镇规划管理
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各工业功能区建设提供了规范化、法制化的操作平台,为确保村镇建设的有序进
行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表4-9 建制镇总体规划(2000年~2020年)一览表
批准建镇 规划面积 规划人口
镇 名 发 展 方 向
时间 (平方千米) (万人)
柳城畲族镇 1985-11 170.8 3.0 武义县南部商贸服务中心、体现民族特色的山水型生态城镇
桐琴镇 1986-03 46.9 8.0 浙江省现代化工贸型园林小城市
王宅镇 1985-11 101.7 2.7 交通便捷,具有一定地方特色风貌,环境优良的重要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