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4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344

·276· 第六编    居民


                  童姓  童庐童氏,世祖童愈勤为宋税院使,世居石渠属雁门郡。传至童伯康其后裔分派迁居兰溪香
              溪,宋嘉定十年(I217)童居易登丁科进士,功封东莞伯,遂称东莞郡。明景泰年间(1450~1456)童
              庐童氏始迁祖童斗见,自兰溪迁居至此地。洪高童氏,1964年从遂安县东亭乡洪畈源村移民迁至此地。
                  梅姓  原梅岗头村梅氏,从温州平阳迁移缙云沈渡,再迁浦江梅街头,其裔孙迁居武义梅岗头。

              1970年修建源口水库移民,全村梅氏分别移往后金、高畈、白坛下、仁村、山北张、要巨、白姆中、
              下宅,以及马府下、郭浦朱等村。
                  余姓  田兰余氏,祖籍山西,始迁祖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分迁武强(原遂安县)连理乡桂林
              里,宋绍兴二年(1132)余氏后裔一脉迁居淳安公山源公桂里。1966年移民迁居武义田兰。

                  余家村余氏,1966年从淳安县移民。红星余氏,1961年从遂安移民。黄斜余氏,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从金华箬阳迁入。
                  舒姓  黄塘舒氏,从永康永祥乡勤丰村迁移。五福舒氏,从大溪口乡三百田村迁居。
                  江姓  岩坑江氏,从安徽肃县迁入岩坑。宋村江氏,始迁祖江孟霞于清光绪元年(1875)左右从安

              徽肃县石川村迁移岩坑,1903年裔孙江永富从岩坑迁居宋村。竹客江氏,从松阳四都平田村迁入。
                  范姓  范村范氏,从金华栗塘迁居。据谱载,宋时范文正公系江左之望族,其从姪讳纯诚任婺州保
              宁军节度使,卒于官任上,他次子讳正辞筑庐守墓,全家迁居金华栗塘。元朝中叶有讳槐行德十者由
              金华迁徙武义,武义有范氏自此始。章湾范氏,清康熙九年(1670)从江西南丰县坑塘村迁徙。乌溪

              源范氏,从福建迁移。
                  罗姓  麻田罗氏,祖籍福建连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迁徙浙江仙居,后裔一脉迁入该村。
              瑶村(上隔溪)、王端头、叶长埠罗氏与麻田罗氏都是同源。破岗山罗氏,从福建福州上杭县礼和堂
              村迁移。后定垅罗氏,从福建迁移。

                  倪姓  倪桥倪氏,据《龙门倪氏宗谱》载,倪氏祖先为汉御史大夫倪宽、唐尚书右丞倪若水。宋南
              迁后,宋尚书倪凤翔其次子龢自睦迁徙金华罣罳山,经七世于明初有裔孙倪洪道自婺迁武,此为倪桥
              之始祖。胡宅垅(倪家)倪氏,据谱载,其派为金邑石门,始祖仍八公之次子倪伯先迁居内白,其第
              二世裔孙复迁大坑口,传至三世倪祖庆再迁坊后。历史上还有文旭公从石门析居武义县城倪店(下倪

              巷地段),其后裔散居下少妃、麻蓬、江山、扬店等地。
                  马姓  伍家坞马氏,原籍江西迁移群丰五里亭,源口水库移民再迁此地。马村马氏,始迁祖马大同
              于唐咸通五年(864)从会稽到东阳任县令,其后裔于宋政和七年(1117)分居武义马村。珠门马氏,
              自东阳安田迁入。

                  巩姓  武义巩氏家族,系南宋理学名儒巩庭芝于宋建炎初(1127~1130),为避金寇之难,随高
              宗南渡,从山东须城迁徙武义泉溪。现巩氏后裔聚居地有泉溪镇巩宅村、桐琴镇东山村和上新屋村。
              据巩宅村《武川曲湖巩氏宗谱》载,其宗支为巩庭芝之次子巩法、孙巩丰、巩嵘之后裔,至2005年已
              传至30余世。东山村和上新屋村为塘头巩氏,据《塘头巩氏宗谱》载,其源为巩庭芝之季子巩沅之后

              裔,有辙公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迁居十七都塘头,谓之塘头巩氏。
                  丁姓  平头丁氏,从安徽安庆宿松县迁移。王毛山丁氏,从义乌佛堂嵇亭村迁移。正新屋丁氏,从
              缙云县迁入。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