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242
一 期 工 程
工程自1998年5月开始,大陆引水跨海段管道敷设的第一根钢管1999年8月4日在宁波镇海岚山下海;当施
工到1380米时,因进行长距离敷设拖管施工采取的拖管法无法保证钢管对接,施工受阻,暂停。
2000年3月底,重新调整引水工程跨海段施工方案,由法兰连接改为敷管船加长托管架L形敷管法全程焊
接。除受台风影响2000年9月至次年4月暂停外,整个敷管过程顺利。2001年5月12日开始跨海段工程埋管,同
年8月7日埋管结束。2001年7月15日由上海市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海底管道进行水下检测,9月25日提交
检测报告。2001年12月底,全面完成跨海段36.36千米海底输水管道敷设、埋深施工,并完成埋深检测和管道
初步试压。引水工程跨海管线长,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创海岛水利建设新纪录:采用长距离全程焊接
钢管法,解决管道密封性和耐压性难题,保证供水过程中基本不发生水渗漏现象,起到稳定供水作用;采用
自制108米巨型着地式可调浮力托管架,保证敷管时管道免受水力冲击,确保管道敷埋质量;采用自行研制的
水力喷射埋设机,在水下21米深处开沟,将管道埋入海底2米。
2001年5月21日,舟山陆上段输水隧洞西江嘴分部工程开工;5月24日,舟山陆上段输水隧洞步枪湾分部
工程开工;5月28日,舟山陆上段马目泵站分部工程开工;6月4日舟山陆上段输水管道分部工程和五条蛟隧洞
分部工程开工。2001年10月21、23日,西江嘴隧洞、步枪湾隧洞顺利贯通。2002年10月1日,舟山陆上段输水
隧洞标段完工;12月10日,舟山陆上段输水管道标段完工;12月31日,舟山陆上段马目泵站标段完工。
2001年5月11日,宁波镇海岚山泵站开始施工;2002年12月25日,宁波镇海岚山泵站标段完工。是年12月
31日,马目泵站和岚山泵站联合试运行。
2003年1月26日,舟山大陆引水工程举行试通水典礼,试通水成功。
至2003年9月底,工程总投入3.2亿元(其中海底管线1.4亿元)。
2003年和2004年,舟山连续遭受了50年一遇特大干旱。2003年8月21日,启用大陆引水应急工程,日引水
6万~8万立方米,占本岛城区供水量的80%以上。至2005年底,引水3000万立方米(其中2003年引水500万
立方米,2004年引水2300万立方米,2005年引水200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舟山本岛生活、生产和国防建设
的用水需要,同时也有力地支撑了舟山边远小岛的抗旱工作。舟山在大旱之年能连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社
会持续稳定和国防战备正常进行,大陆引水应急工程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被舟山军民形象地称为
“海岛生命线”。
后 续 工 程
2009年8月,舟山大陆二期引水工程正式动工。工程以浙东引水工程形成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为水源,主
要由宁波李溪渡取水泵站、岚山加压泵站、宁波陆上段输水管道、跨海输水管道和舟山本岛黄金湾调节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