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324

第五章  海洋化学


















                舟山群岛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型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均气温在16℃左右,岛屿众多而且集中,岛屿

            有本身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群岛周围海域营养盐含量丰富。这里常年受长江、钱塘江等径流影响形成的
            低盐水系控制,从陆地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使营养盐含量特别高,居全国首位;而且水质肥沃,为浮游

            生物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舟山海域外部区是海洋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舟山海域成为鱼类索饵、繁
            殖和越冬的重要海区。









                                          第 一 节   各 海 区 水 化 学 概 况




                                             泗 礁 山 附 近 和 马 鞍 列 岛 海 区


                该海域常年受长江及部分钱塘江冲淡水影响,其中长江每年入海径流及悬浮质分别为926立方千米和4.86
            亿吨。一部分悬浮质在岛屿的拦截和潮流作用下沉积下来,形成细软的海底。这些悬浮质可在风、潮汐、浪

            等水动力叠加作用下发生再悬浮。泗 礁山附近海域平均水深10米左右,马鞍列岛附近海域水深由花鸟山向嵊
             山岛逐渐加深,大约在20~60米。内侧海区含沙量高,水质浑浊,透明度通常小于1.0米,外侧的枸杞和嵊山

            岛海域受外海水影响大,透明度明显增大,形成显著理化特征差异。
                调查表明,长江冲淡水(包括钱塘江)从调查区表层西侧向东流出,而外海水从底部由东南向西北潜

            入,当具有不同理化特征的两个水系交汇混合时,在水平和垂直上产生了较大的浓度梯度,最大浓度存在
            于泗礁山一带西侧海区。秋季长江冲淡水主舌南下,对舟山海域影响加强,调查区盐度下降,营养盐上升。

            在枸杞和泗 礁山一带海区,春季浮游植物生长旺盛,初级生产力丰富,溶解氧呈过饱和状态,pH最大值超
            过8.4,活性磷酸盐含量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现象,此时活性磷酸盐对浮游植物后期生长可能起到限制

            作用。
                 泗礁山附近海区受沿岸冲淡水影响,带来了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的丰富盐类,以及大量悬浮物,造成水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