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6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326
朱 家 尖 至 六 横 岛 附 近 海 区
该海区岛屿之间形成许多水道,水深潮流急,一般潮差达3m/s(米/秒)左右,平均水深在15米左右。岛
屿本身无河流入海,西部陆地也无大河流注入。受钱塘江(包括甬江)径流和部分长江冲淡水扩散影响,悬
浮质高,水质浑浊(18~21),海水透明度低(0.1~0.6米)。
该海区溶解氧和pH值都在正常范围,无缺氧区出现,水体交换良好,受沿岸冲淡水影响较大,营养盐含
量丰富,海域富营养化。沿岸冲淡水也带来大量悬浮物质,造成水质浑浊、海水透明度低,浮游植物不易进
行光合作用。虾峙岛以北水道水流急,潮差大,不宜于生物栖息,该海区初级生产力较低。利用增加大型水
生植物和底栖小型水生植物及藻类养殖等水产增养殖,可以提高六横岛附近海区的初级生产力,以获得较
好的水产资源。
第二节 溶解氧(O2)含量和饱和度分布特征
海水中溶解氧含量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综合结果,通常随海水中温度、盐度升高而下降;反之上
升,随透光层水体中光合作用加强而增加,随浮游动物呼吸作用和有机颗粒的氧化而下降。而河口港湾及岛
屿区水体中溶解氧含量,除受上述诸因素影响外,还受江河径流的注入、潮汐运动和沿岸排污等因素影响。
水 平 分 布
舟山海区溶解氧受大陆冲淡水影响较大,区域差异明显,表层呈块状分布,底层氧含量和饱和度呈内侧
高、外侧低趋势,最大和最小值均出现在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区。
春季氧含量和饱和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60.3~659.6µmol/L和70.6%~131.2%。由于春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强,氧含量一般高于秋季,部分海区由于大陆冲淡水携带大量有机质,分解消耗氧气,氧含量及饱和度均低
于秋季,如滩浒岛、崎岖列岛及泗礁山附近海区。春季高值区在中街山列岛及六横岛附近海区,平均值大于
530µmol/L,表层并出现过饱和现象;低值区亦在中街山列岛海区,平均值仅396.3µmol/L。
秋季由于生物同化作用减弱,外侧岛屿海区氧含量最大值和超饱和现象消失,大面分布由西向东呈逐渐
降低趋势,氧含量和饱和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28.4~544.7µmol/L和71.6%~107.8%。高值区出现在滩浒岛及崎
岖列岛海区;低值区出现在最外侧的中街山列岛和马鞍列岛海区。尤其在嵊山岛南侧海区氧含量仅328.4µmol/L饱
和度仅71.6%。这是由于低氧外海水侵入,水体较为稳定,且有机质氧化作用强的缘故。马鞍列岛海区氧含量
与水温、盐度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