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3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443
统 计 服 务
1989—005年,市及各县区统计局每年公布当地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编制发行统计年鉴和年
2
度统计手册。1997年,《舟山统计年鉴》被列入国家公开出版刊物。2000年,在原舟山统计月报资料卡片基础
上,建立统计快讯制度,编制月度快速统计资料。2002年,编印工业效益经济月度卡片。2004年,开始编印
《舟山统计季刊》。
1991年,编制出版《舟山“七五”回顾》。1992年,编辑出版《建市五周年》统计资料本。1997年,编印
出版反映舟山市1992—1997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五年回眸》。2000年5月,市统计局与市委宣
传部联合编印出版《舟山辉煌五十年》画册。2002年,加入直辖市、副省级市、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统
计信息交流网络,定期交流统计资料。2003年,参加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统计合作与交流网络,定期交流和
发布横向对比资料。
第 五 节 审 计 监 督
1989— 2005年,全市审计工作主要由舟山市内审计机关完成,全市累计完成审计项目3155个,查处违规
金额35.78亿元,应归还原渠道2.21亿元。监督被审计单位上缴财政2.77亿元,减少财政拨款补贴、促进增收
节支4481万元,罚款处理742万元。
财 政 审 计
1996年以前,财政审计实行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进行审计。县(区)级财政每两年审计
一次,乡镇财政每三年审计一次。
1996年以后,增加对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审计中涉及财政性资金的行政事业、投资、社
会保障、农业、环保、重点国有企业等被纳入同级审计范围,逐年做到一级预算单位审计面25%、资金额
50%。市、县(区)审计局每年受同级政府委托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加强对政
府工作的监督,促进财税部门依法行使预算管理职权,发挥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2年,同级审计突出部门预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对政府负债的审计。对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
决算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揭露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预、决算差异大,一些部门和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未将
预算外收入、其他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行政事业性收费未能进行科学预见和编制,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
等问题;将专项资金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合,反映专项资金筹集、分配和到位情况,揭露预算资金在
具体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实现与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结合;对政府负债的审计,揭露在政府债务管理中
存在的多头举债、分散管理、部分负债建设项目还债能力不强等问题。
乡镇财政的审计由各县(区)审计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年审计面30%。部分县(区)审计局把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