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444
镇财政审计与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2002年4月,市审计局制定市局直审乡镇财政制度,每年
确定一个乡镇,对上一年乡镇财政决算情况进行审计。
金 融 审 计
舟山的金融审计起步较早,审计力度也较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审计对象主要是央行、国家专业
银行、保险公司等,由上级审计机关授权进行。199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颁布实施以后,
金融审计逐步以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计为主。审计方式主要是按照上级审计机关
布置的“同步”审计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审计监督。1990年以来,舟山的金融审计从财务收支审计向
资产负债损益审计转变,防止信贷资产流失,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1年,开始逐步加强对地方性金融企
业的审计。2004年,国家审计署决定暂停授权审计,本市未开展金融企业审计。
农 业 、 资 源 、 水 利 、 环 保 审 计
市审计局1997年7月和1998年11月两次对全市造地改田资金征收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一
些突出问题报告市政府后得到妥善处理。1997年10月,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全面审计前三年全市水利专项资金,
涉及34个单位,其中水利主管部门6个,重点水利工程8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4个,水利资金征集和管理单位
10个,乡镇6个。1999年3月,全市审计机关统一对全市标准海塘建设资金的筹集、安排、提成、拨付、管理
和使用情况进行同步专项审计调查,重点抽查9条50年一遇标准建设的海塘的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
资金总额1.63亿元,抽查工程资金4779万元。
1997年后,将环保资金的收入、管理、使用情况列入经常性审计项目。从2000年开始,各级审计机关将
农业开发资金列入必审项目,作为常规审计任务。2001年起,每年安排选择儿项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项目,
开展的审计项目主要有国土资金、渔民转产转业资金、排污费、生态市建设资金、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千库
保安工程资金等审计和审计调查。
企业审计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企业审计重点是通过审计评审内控制度帮助企业完善和规范财务行为,
促进企业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企业审计重点查处国有企业中发生的假账、挥霍国家资金财产、营私舞
弊等违法违纪行为。1995年秋至1996年上半年,对定海区物资系统8家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
计调查,查明该系统资产负债等账实严重不符,资不抵债4700万元,实际亏损5700多万元,另有巨额潜亏挂
账。审计查实的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侦查,相继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001年以来,企业经营审计围绕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难点、热点和群众关注的问题,以保全国有资产为重
点开展审计。2001年初,审计舟山某石油公司,查处该企业隐匿巨额资产、油品库存不实、船舶买卖疑点多
等问题,查实该企业采取交易收入不入账等手段私设账外账8个、“小金库”4个,总金额800万元。2001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