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7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747
7个创建集体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53个创建集体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2005年为舟山市“青年
文明号”管理建设年,以培养和造就海洋经济建设人才队伍为目标,开展“号、手”争创活动,按照行业特
点、部门特征、地域特色,组织开展青工比武、导师带徒、金点子比赛等活动,成功承办市级计算机操作员
大比武、市级导游员大比武等活动,通过岗位成长、技能比武,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工技术能手,倡导和
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新风尚。是年,新增全国“青年文明号”2家,省优秀
青年岗位能手3人。至年底,全市有20多个行业、170多家青年集体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有国家级
“青年文明号”集体7家,省级53家,市级132家。
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 始于1988年,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青年人才队伍。1989— 1993年,开
展以渔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青年科技示范等为主要内容的兴农活动,鼓励青年学技术、比贡献,争当生
产能手和技术标兵,培养出一批种植能手和渔农村青年科技示范户,有4名青年被评为省级青年星火带头人。
1994年,全市有市级以上青年星火带头人356人,其中国家级6人,获农民技术职称97人;有各类青年星火基
地57个,岱山县被确定为青年科技示范县。1995年8月,开展争当种粮状元和青年老大状元竞赛活动,近400
名渔农村青年参加。1996年,确定岱西镇共青团养殖场、盐仓乡海龙村共青林场和花圃等4个星火基地为示范
基地,引导渔农村青年创业、增收、成才。1997年起,全市开展赠科技书刊、建青年书站活动,建立乡镇青
年科技图书站12个。2000年底,全市有市级以上青年星火带头人80人,其中国家级8人,省级51人。2001年6
月,成立舟山市青年星火带头人协会,开展培训、业务考察和国际交流,帮助会员了解市场和经济信息,为
会员开展经营活动和经济协作提供服务。2002年,定海岑港镇夏贤明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
称号。2003年,根据全市渔村“双减双转”工作和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要求,全市渔农村团组织引导渔农
村青年做转产转业带头人,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效益渔农业、家庭工业,在推进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发
挥积极作用。是年,定海俞宏达、普陀郑米存被共青团中央和农业部联合授予“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称号。
2004年,启动海岛青年创业行动,旨在转变渔农村失业青年、渔村“双转”青年、城镇下岗青年、社会闲散
青年就业创业观念,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创业。是年,各级团组织举办电焊工、计算机、物业管理、导游、休
闲业技能等各类培训班12期,提供培训资金32万余元,培训青年1360余人,691名青年通过培训实现转业、
就业。岱山县严舟波、嵊泗县王思跃被评为年度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共青团岱山县委被评为
年度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2005年1月,团市委成立舟山市青年创业者协会(成员单位57家),
引导和带动更多青年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协会通过申请省农村青年发展基金、组织就业培训、举办岗位供
需见面会、建立青年创业实践基地、提供技术指导、争取政策支持等,引导青年创业致富。是年,培育扶植
渔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0人,建立渔农村青年致富示范户6户,下拨青年星火带头人补助款3.5万余元。至年
底,全市有省级以上青年星火带头人75人,其中国家级10人,省级65人。
志愿者和义工活动 1989年国庆节前夕,团市委组织定海片近千名团员青年参加历时6个晚上的义务劳
动,帮助完成晓峰岭隧道后期清理工作,以保证国庆节顺利通车。以后每年3月,均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为民
1
服务活动。1990年3月,在共青团奉献日活动中全市近万名团员上街设摊,服务受众1.47万人次。1991—993
年,全市有学雷锋小组、帮困助残小组、家教服务小组等志愿者服务队827支。1994年3月,团市委在全市招
募青年志愿者2700余人。是年,有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429支,队员3248人,服务对象有五保户、烈军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