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0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750
岱山县少工委在东沙社区建立社区少工委,嵊泗县少工委在4个社区建立少工委,把少先队员参加社区少工委
活动作为参评各级优秀少先队员的一项考核内容。是年,全市建立社区少工委试点7家。至年底,全市有少先
队员5.68万人,有10人被评为全国和省级优秀辅导员。
少先队活动 1992年,开展“一平方试验地”少先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后被国家少工委命名为“一
平方米科学科技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的认识能力、动手能力。至1994年底,洋岙中心小学等7所学校劳动实
践教育活动获全国优秀活动奖。
1992年起,启动“跨世纪少先队雏鹰行动”(即“雏鹰争章”),借鉴国际上通行的通过各种训练获得相应
奖章的方式,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经过多年实践,“雏鹰争章”成为少先队活动的一个品牌。至2005年,
全市学生100%参加争章活动,参与“雏鹰拓展计划”的少先队员2.76万人,先后涌现出全国文明雏鹰假日小
队1个,省市级雏鹰红旗大队7个,2名少先队员获全国级雏鹰奖章,30名少先队员获省级雏鹰奖章。2006年,
沈家门小学学生胡家巍在“雏鹰争章”活动中表现突出,被授予“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
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少先队各项活动。1995年4—月,组织全市少先队员为援建浙江—西藏
6
手拉手希望小学捐款2万多元。2000年6月,举办全市青少年学生网页设计比赛。2004年,开展“民族精神代
代传”、“诚信、亲情、生存”主题教育,举办“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网页制作、少先队铜管乐(鼓号)队
比赛。暑假期间,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承担社会责任”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暑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
(即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参加一次社区义工活动,为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学习一项生产生活技能
或自理自护知识),以及“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与新居民小伙伴共成长”“节约水电——红领巾假日
行动”“保护环境”监护等活动。2005年,以服务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为重点,以“阳光下我们一起成长”为主
题,在城区学校与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城乡少先队员,以及希望工程受助学生之间广泛开展“小手互拉”“手
拉手、共成长”“爱心助成长”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与小伙伴的书信交往、见面互访、互助互学中感受进
取的生活态度,体验交友助人的快乐,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团属事业 1989年,全市有舟山青少年宫、普陀区青少年宫、岱山县青少年宫3个团属青少年活动基
地,多配有科技、美术、舞蹈、声乐、武术、跆拳道等馆室及钢琴房等,面向青少年开放。1990年6月,团市
委在沈家门成立海霞旅行社(1994年2月改名为舟山市青年旅行社)。1993年3月,在定海创办舟山市青年贸易
公司,主营百货批发兼零售。至1994年底,全市各级团组织共创办实业42家。1998年后,许多实业逐渐脱钩,
或被兼并,或自行消亡。至2005年,团组织无下属实业存在。
1994年5月,嵊泗县青少年宫建成开放。1996年,舟山青少年宫易地改建,并更名为舟山市青少年活动中
心。至2005年,中心共开展各类大中型活动90余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000余班,参训人数4万余人次,收到
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03年,团市委在普陀区建立全市第一个青年中心。中心突出“四个服务”(教育培训服务、信息网络服
务、就业创业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开展一系列活动。2004年,全市全面推行青年中心建设,青年中心逐渐
成为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主阵地。2005年,全市有青年中心14个,下属社团10余个,会员5000
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