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5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745

企业团建月活动,团建对象从工业企业拓展到商业、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至2001年12月底,全市191家应
               建团非公有制企业,有184家建立团组织,建团率96.3%。同时在社区开展团建工作,有13个居委会成立社区

               团支部。2002年,继续重点抓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建团率98.8%;在定海海山社区
               开展社区团建工作试点。加大团干部队伍建设,选拔3名乡镇团干部到团市委机关挂职锻炼,举办团干部培训

               班。岱山县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乡镇团干部,让德才兼备的青年充实到团的基层组织中。2003年,制
               订《2003年—2005年全市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培训
               内容,规定团干部的任职年龄、统一调配等,完善团干部的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制度。是年,团市委在岱山

               县岱东镇开展乡镇团委书记直选试点。2004年,调整基层组织设置,整顿松瘫涣散团组织,撤销、合并空壳
               团组织,对渔农村团员青年重新摸底、登记造册。撤销团组织12个,整顿松瘫支部25个,在符合建团条件的

               新经济组织中组建团组织26个。是年9月,推出“凝聚力工程”,制定实施共青团系统约谈制度,开展“争当
               学习型团干部”“新时期团干部形象”大讨论,举办团干部培训班等,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2005年,针对渔
               农村基层团员流动大和行政村撤扩并的实际情况,各县(区)探索建立和完善新型社区团组织设置。岱山开

               展基层团员青年大普查,让多年未能参加组织活动的青年重新回到团组织大家庭中来,保证渔农村团员青年
               不流失。普陀区以成立渔农村新型社区团工委形式,统一全区渔农村团组织的设置模式,并吸收渔农村骨干

               青年充实新型社区团干部队伍。定海开展渔农村团组织基层民主选举的探索,在干〓镇双庙社区直选产生新
               的社区支部班子,这是全市第一个直选产生的渔农村新型社区团支部委员会。是年,还开展“百名团干部联
               系千名渔(农)村团员青年,千名骨干青年联系万名群众”(“两项联系制度”)、“帮助百名渔农村青年创业

               致富”等活动,发挥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定海干〓镇、普陀展茅镇、岱
               山岱东镇以及嵊泗菜园镇作为“两项联系制度”试点单位。继续把发展团员重点放在农村、学校和非公有制

               经济组织。
                   思想教育    1989年,在全市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形势教育,统一团员青年的思想认识。1990年后,将
               示范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团市委先后授予为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14岁女学生钟盛芬

               “海岛赖宁式英雄少年”光荣称号(1990年5月),授予勇救落水少女的俞信波等4名青年“青年勇士”、救同
               伴而牺牲的程建贝“英雄少年”称号(1994年),追授为救落水妇女而英勇牺牲的夏骑兵“舟山市杰出青年”

               荣誉称号(1997年6月),并会同市民政局公布舟山烈士陵园等5个烈士纪念基地为舟山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
               育阵地(1992年3月),通过宣传反映时代精神、体现青年发展方向的青少年个人、群体和爱国主义教育阵
               地,号召全市青少年向英雄学习,争做好青年、好少年。1995年,制定《舟山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施意

               见》,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队入团
               仪式、结婚仪式和“忠心献给祖国、热心献给事业、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长辈、信心留给自己”的“五

               心”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1999年7月,在团员青年中开展无神论教育,帮助青年认清“法轮功”
               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反政府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03年1月,开展实践“五
               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求、争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组织100多支公德宣讲服务队及道德讲师团进社区、下农村宣传舟山市民道德规
               范,自制道德宣传黑板报、自编道德歌谣,到公园、街道进行宣传。2004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